2022年11月19日,为加强工作室成员专业化发展,引领大家幸福前行,唐隽菁名师工作室组织工作室全体成员认真聆听了陈红教授题为《快乐学习在路上——我成长历程的那些事》的讲座。本次线上学习活动由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红山分校苏畅老师主持。
无论是分享自己的成长之路,还是分享工作室活动,陈教授都是幸福感满满。工作中,她觉得“与工作室伙伴是在一起‘玩’”,正因为无比热爱,所以那样专注。在专业精进的道路上,一个不断推翻自己、反复打磨课例的抓狂过程,让她感受到的是“有点窃喜”。她能够不断克服职业倦怠、不忘初心,正因为她的执着追求——“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习体会】
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正因为对学生、对课堂、对教师这份职业坚定至诚的热爱,陈老师才会对一节课细节的深度挖掘,精心打磨;才会对每个孩子的习性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才会有跨界主持的从容自信,游刃有余。爱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行动。让我们一起像陈老师那样,爱读书、爱研究、爱实践,追寻事业的梦想。
(东台市实验小学 程晓琳)
陈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述,再一次破解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密码:持续学习的状态,广博的学习、多样化的学习;敢于挑战的勇气,公开课啃难啃的骨头、转换角色做电视评论员;躬耕课堂的敬业,课堂就是教师发展的源动力;深入思考的习惯,不断反思日常教学、对习以为常的经验的反思。每一个十年的进阶,令人钦佩!
(夫子庙小学 缪青)
学无止境,教无陈规。倾听了陈特的讲座之后,我明白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大的快乐就在于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材、革新教学方法,让我们在学生同样能快乐学习,从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的毅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
(白下高新小学 孟垚)
听完陈特成长历程的那些事,不由感慨:成功的背后都是全心全意的付出。从陈特分享的六个故事,我深切体会到了教育路上要不忘初心,时刻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教师成长路上,教书育人的同时加强自身学习,多读书、多与优秀的人同行,好学乐学、享受学习。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中,多研究、多反思、勤写作,与同伴、学生一起向阳成长,幸福前行。
(高淳区宝塔小学 罗爱萍)
一腔热爱,无限收获。陈红老师的教学生涯分享,让我看到了历史学科的一棵参天大树,从青青幼苗开始茁壮成长的一段段历程。教学人生的每一个十年,陈老师都全心投入,用心享受,无问西东,这种人生态度,真美!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丁佳佳)
陈特的讲座让我看到了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从上课到研究课,到跨界做评论员与做馆校合作、和平教育课程等,我看到陈特精彩的前三十多年的教育人生,令人敬佩!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有保持前行才更清晰行走的方向。谢谢唐特工作室提供的学习机会。
(南京市力学小学海德北岸分校 张淑环)
陈红老师的讲座从自身发展的故事讲述开始,让我深刻感受到一名优秀的老师所具备的人格魅力。在一个个陈红老师亲身经历的教育叙述故事中,我感受到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源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学目标要关注历史教学要将学生带到哪里去?每节课、每个单元、每个专题直至整个初中历史教学,均需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多元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第二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多种方式引领学生向着教学目标前行,引导、激趣、指导、合作,把学习还给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
(立贤街小学 陆敏)
非常有幸听到了陈特讲述她工作三十多年历程中的宝贵经验,她分享的备课经验、比赛经历、对于超纲高考题的思考、短期栏目评论员的体验、和各工作室伙伴一起研究、加入和平教育团队这六个故事,是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会我们该怎么备好课、上好课,还有在案例、论文的撰写方面给了我们非常接地气的指导。陈特这三十多年教学历程中的关键词就是:不断学习,并且是在快乐中不断学习。陈特说这种快乐学习源于有专业化指导的吸引力;有任务驱动的外部压力,更重要的是有自我研究的内驱力。在今后的工作和专业发展中我们要向陈特学习,以课例研究为核心,不断快乐地成长,向阳而生!
(浦口区江浦实验小学滨江分校 杨萍)
备课要站得“高”,关注学段整体性的教学内容了解。了解学生,贴近学生,让课堂活起来。换位思考,课堂上学生的获得是什么,思考课堂实效如何,课堂是否灵动。遇事思考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研读课标,研读教材。不断学习,快乐学习。课例研究、反思、写作。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高淳区宝塔小学 韩素文)
今天听了特级教师陈红老师的讲座,她进行了“快乐学习在路上——我成长历程的那些事”的分享。陈老师以十年为一个节点,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划为四段,对每段进行总结,并提出“责任塑造形象,品质成就未来”,作为新教师,要多学习,多思考,才能成长得更快。
(高淳区宝塔小学 陈慧敏)
向陈红教授学习。
陈教授在今天的讲座中分享了自己成长的经历,工作第一年,就取得了全国赛课一等奖的佳绩。第二年,学校委以重任,由原先任教初中,直接跳到高中任教,并担任班主任。陈教授不仅愉快地接受了,还自加压力:继续任教初二。这就意味着,她不仅要跨初中、高中两个头从事历史教学,还要担任班主任。这可是超工作量呀。陈特的想法非常纯粹:去年教了初一,如果现在放下初一去教高中,那么就不能完整了解初中历史的体系了。为了把初中三年的历史教学走一遍,初中的班级继续跟着走。
陈教授特别强调: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担任班主任时,她关心每一个,关注这一个。她要求自己,必须到每一位学生家庭进行家访。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齐头并进,相互成就。因为担任了班主任,陈教授对学生更加熟悉了,对学情更加了解了,历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受学生喜爱了;因为历史课上得好,所以同学们都很喜欢陈教授。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其乐融融,班级蒸蒸日上。步入第二个十年,恰逢第八次课程改革,为了投入新课程实践,陈教授主动请缨,要求到初一任教并担任班主任。
从陈教授的几次选择,我们不难看出,她始终把教育、把学生放在首位。正如她自己所言: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今天的讲座,也是一次极好的师德教育。
向陈红教授致敬!
(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 唐隽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