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5号校区一楼中庭内暖意融融,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教育义诊”活动在此温情启幕。时值5月15日国际家庭日临近之际,本次活动以“一对一”精准指导为核心,为120余名家长提供科学育儿“良方”,助力家校协同共育,赋能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
精准把脉:问卷调研架起“问诊”桥梁
活动前一周,学校通过问卷对家长们展开深度调研,聚焦亲子沟通、习惯培养、学业辅导等高频困惑,形成个性化“教育病例库”。通过交叉分析641份数据,学校联合“南京市夏光清德育名师工作室”专家,将典型案例归集为“亲子关系紧张型”“习惯养成滞后型”“学业动力缺失型”三大类,并针对性组建由6位校外专家与11位校内德育骨干构成的“名医团”,首创“问题预诊-专家匹配-方案预研”全链条服务模式。
专家坐诊:个性化指导化解育儿焦虑
活动当天,17组咨询桌椅,17位专家身披“志愿者马甲”就位,涵盖校内德育名师及夏光清工作室成员。面对家长提出的“孩子不爱表达怎么办?”“如何平衡学业与兴趣发展?”等个性化问题,专家们以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逐一解答,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亲子沟通技巧、习惯养成策略等角度切入,强调“多维度评价孩子”“以鼓励激发内驱力”“用平等视角理解孩子”等理念。
一位父亲感慨道:“以前总责怪孩子学习不主动,今天才明白是家庭氛围太紧张。专家建议我们多陪孩子运动、阅读,先改善关系再谈教育,真是豁然开朗。”
家校共育新范式:让教育回归家庭本源
活动持续3小时,家长们带着困惑而来,满载方法与信心而归。学校通过搭建“一对一”咨询平台,将家庭教育的普遍难题转化为个性化解决方案,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落地,为家校协同育人提供了创新样本。
“家庭教育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家校共育的‘双向奔赴’。”李高淼副校长表示,此次义诊既是解决问题的“急诊室”,更是教育理念的“播种机”。我们正在构建‘诊断-干预-追踪-预防’四维协同体系,让家校社从‘物理结合’走向‘化学反应’。”据悉,学校将将常态化开展此类活动,并联动社区资源拓展“家长学堂”,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圈。活动尾声,学校组织复盘会,梳理典型案例,为后续家校工作积累经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