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能赋能 共探育人本质 ——黄菲名师工作室开展项目研究专题研修活动

2025/4/1 23:15:58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课题研究     发布人:黄菲

       2025年3月25日,黄菲名师工作室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赵丽副教授,举办“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专题讲座。活动以“技术赋能教师成长,智慧守护教育初心”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技术革新、幼教场景实践突破及教育伦理思辨展开深度研讨,本次活动既是工作室省级课题《幼儿园综合课程主题活动循证实践的研究》的阶段性推进,也是探索AI技术赋能幼儿行为观察评估、课程动态优化的重要实践。

技术赋能:重构幼教实践新图景
        赵丽副教授系统解析人工智能技术演进脉络,结合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特点,阐释其在学前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     智能学习平台:助力教师实现精准学情分析,动态生成个性化活动方案,优化“教-学-评”一体化流程;  
     多模态模型:打破艺术与科学边界,通过图像识别、语音交互等技术活化儿童创想,推动跨领域深度学习;  
     教学智能体:构建沉浸式互动场景,深化幼儿对绘本角色的情感认知,促进语言表达与社会性发展;  
     大模型技术:作为“教育脚手架”,高效完成标准化工作,为教师释放创造性教学空间。  
赵丽副教授强调:“技术应用的终极目标在于回归育人本质。AI需经教师专业智慧筛选转化,始终服务于儿童立场。”  

深度思辨:锚定智能时代教师坐标
        研讨环节聚焦三大核心议题:教师角色从“行为观察者”转向“数据解读者”的专业升级;技术介入下家园共育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以及AI工具使用中的伦理风险防控。工作室成员一致认为,教师需在“拥抱技术”与“守护温度”间寻求平衡,通过“数据参考-质性观察-教育决策”的闭环机制,避免技术理性遮蔽教育灵性。

总结升华:以“教育之道”驾驭“技术之术”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菲老师总结指出:“赵丽老师的讲座既是一次人工智能的启蒙课,更是一场教育本质的回归之旅。通过系统解析AI技术原理与教育应用场景,我们既看到智能体赋能教学的无限可能,也深刻反思教师的使命——在技术浪潮中,我们培养的不是被算法定义的数据样本,而是保有学习热情、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儿童。” 
  

       “技术再强大,终究是‘术’;教育的‘道’在于唤醒灵魂。”黄老师强调:“工作室将持续推进《幼儿园综合课程主题活动的循证实践研究》,以开放姿态拥抱AI技术,用专业智慧驾驭智能工具,让人工智能真正服务于“培养完整儿童”的根本任务,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上一篇: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论证

下一篇:没有了

附件下载

相关资讯

  • 基于思维进阶的统整性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思维进阶的统整性教学实践探索——记南京市初中物理卢义刚名师工作室“统整性教学”主题教研、南京市城乡初中一体化发展联合教研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重点规划课题《指向思维生长的初中物理统整性教学的行动研究》推进展示活动为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

    2024/12/20 20:48:00
  • 聚焦统整教学,提升学科素养

    2024年11月21日上午,六合区初中物理卢义刚名师工作室、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教育联盟主题教研活动暨江苏省“十四五”重点规划课题《指向思维生长的初中物理统整性教学的行动研究》推进活动在南京市六合区龙池初级中学举行。此次活动,南京市初中物理卢义刚名师工作室成员、…

    2024/11/22 22:07:24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聋校高中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课题名称整体解读(核心概念界定要清晰、准确,阐释本课题的操作性定义。课题名称整体解读需限定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含义,说明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①人工智能课程:本课题中,我们将人工智能课程定义为:人工智能课程是依据听障学生认知特点和高中信息技…

    2024/11/12 18:58:29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