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课题《高中英语多元教材体系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教学研讨活动在南京市第十三中学举行。
本次活动邀请了南京市高中英语教研员邢文骏老师、方玉勇老师,玄武区高中英语教研员王为忠老师、六合区教研员唐宝凤老师、高淳区教研员魏杰老师、南京外国语学校李俊老师、南京市金陵中学蔡蕾老师、刘美琳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美琳老师等专家指导,玄武区、高淳区、六合区的高中英语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高一、高三两个分会场,活动均分为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观摩和讲座两个环节。
高一年级的第一节课由刘美琳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成员、庄乃琬老师执教的必修三第三单元reading板块语言知识学习。庄老师以马云的名言为引子,引发了学生的头脑风暴,并顺利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互联网”。她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标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此开启对文本的探讨。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庄老师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同时,她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点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也能够掌握新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庄老师鼓励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这些新知识,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提升了他们在实际应用中运用知识点的能力。课程的读后思考环节,庄老师采取了小组讨论的形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整节课中,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以及老师评价相互交织,使得整个课堂节奏明快,条理清晰。每个环节的设置都显示出庄老师在平时教学中的深思熟虑和严谨态度。整节课中师生互动积极,充分体现了庄老师对教学的热情和投入。
第二节课由高淳高级中学的李晶晶老师讲授。李老师以自我介绍作为开场,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一举动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巧妙地引导出了本节课的主题。在教学环节中,李老师首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文章,迅速把握文本的整体结构和核心意义。随后,她引导学生细心品味文本内容,深入体会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捷与变革。在此基础上,李老师进一步拓展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结合文本内容总结互联网带来的种种益处。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李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剖析文本的行文逻辑,让学生们在交流中感悟作者如何巧妙论证自己的观点。整节课的最后,李老师安排了一个写作输出环节,要求学生将本节课学到的关于文本结构、行文技巧以及价值观等内容以写作的形式进行呈现。整节课下来,学习目标明确且达成度高,教学过程丰富多彩,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高涨,充分展现了李老师的教学魅力和对课堂的精心设计。
在两位老师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之后,南京市教研室、刘美琳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成员方玉勇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特别指出,对于高一高二阶段的阅读教学,教师们应适当淡化传统的第一课时专注于文本理解、第二课时专注于语言点处理的模式。方老师鼓励教师们发挥创造力,探索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同步推进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他强调,语言教学不应机械地、孤立地教授单词的意义和用法,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自然掌握。今天的课堂实例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为基础年级的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妥善平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关系,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随后,金陵中学的蔡蕾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基于语境的语言知识学习与语用技能培养”的讲座。她紧密结合新课标对词汇学习的要求,详细阐述了基于语境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蔡老师强调,基于核心素养的词汇教学应置身于真实的语境中,让学生在理解语篇主题意义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词汇。她进一步指出,为了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我们应首先分析单元主题,明确学习目标;然后确定与主题语境紧密相关的目标词汇;最后,设计符合主题语境的词汇教学活动。蔡老师的讲座内容充实、见解独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指导。
最后,刘美琳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成员李漫老师发表了题为“教、学、评一体化下的语用能力实践探索”的讲座。她以庄老师的阅读课为例,深入剖析了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特思考。李老师详细展示了庄老师如何通过明确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评价、布置学习任务以及提供学习支持,将教、学、评有机地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李老师的讲座同样让我们收获颇丰,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高三年级此次上课的内容为基于主题语境的大单元综合复习课,来自刘美琳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的史小美老师和来自六合高级中学的丁亚娟老师开设了两节新颖、优秀的课,聚焦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课。第一节课授课教师为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史小美老师,史老师准备了“三单”式学习单,帮助学生更好的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更全面的掌握相关知识。课前预习单帮助学生梳理了国内外传统节日,结合主题语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译林版的教材,也从人教版教材中选择了主题相关的文章,提供给学生级阅读。课堂中,史老师利用多种题型,包括微型写作、润色句子、短文填空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信息。
六合高级中学的丁老师也针对这个单元进行了复习设计。丁老师首先从不同的节日导入,结合龙年主题引导学生谈谈对龙年的祝愿及春节的有关习俗。接下来谈到节日的六种分类,并且引导学生将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归类,提醒学生注意中西方的比较。接下来主要聚焦于节日的传统习俗,由西方入手引导到中国节日习俗,让学生用已学的表达利用微型写作介绍中国习俗,引导学生思考随着时间发展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最后本节课落脚于发扬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理性分析原因,辩证思考意义,重点梳理行动,切实的提高了学生的文化意识。
两节课结束后,南京市外国语学校李俊老师以《高三二轮复习策略与建议》为题进行讲座。讲座主要聚焦于高三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备考。李特指出教师为备考必须要做的事:对照课表,围绕考纲,把握整体要求;务必认真研究近三年的高考题;全面了解执教班级情况等建议。李特指出,不论是宏观上还是微观上,教师都需要认真研究。也需要建立自己的题库。李特还与老师们分享了学生常见的问题和高考失分的原因,提醒高三的老师们要严谨、清晰的进行规划,了解学情,帮助学生更好应对高考。
方玉勇老师最后对本次高三活动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两位教师对于课堂的设计。方老师指出,能够结合主题语境,结合多版本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相关知识结构。对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弘扬,学会用英语说好中国故事也是教师需要在课堂设计中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