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语文核心素养,构建“创意读写”新体系
暨郭学萍、冉茂娟、林尤雄、谭明语文名师工作室“创意读写”教学研讨会
2019年秋季,全国小学各年级都统一使用由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材”)。统编教材采用“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以人文主题为线索,将语文素养融入典范选文中,有利于落实语文素养,优化学习策略,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

为促进一线教师全面深入理解语文新课程理念,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基于统编教材,进行“创意读写”,中国教师报特联合海南省琼海市谭明名校长工作室、海口市冉茂娟语文名师工作室、江苏省南京市郭学萍语文名师工作室,聚焦统编教材单元整体教学,在海南省琼海市开展“创意读写”系列实践研究。

基于实际需要,为进一步帮助教师树立整体思想,运用系统思维,明确教材编排意图,理清单元内部关联,引导教师重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教师掌握单元教学路径与方法,实现“教”与“学”、“读”与“写”的有效融合,特举办此次活动。
2020年12月24日,课改中国行(海南)公益师训会正式拉开帷幕。


开幕会后,郭学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郭学萍,工作室核心成员张静老师和熊梅老师分别进行了三次语文课堂观摩课。
第一堂课主题为“小古文教学”,由张静老师执教统编教材三上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

初见“文言文”,我们如何通过语言教学激起学生的兴趣呢?张老师课前通过“你做我学”的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嘴、手和脑,上课伊始再以历史故事引入古文,以“趣”为先导,以“读”为主轴,将课堂串联,每一环节的“读”都是层层递进的,从“读通顺”到“读明白”再到“读出韵味”,一步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独特的语言魅力,理清历史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与结果。
第二堂课主题为“习作教学”,由熊梅老师执教统编教材四上第六单元《记一次游戏》。

熊老师整堂课风趣幽默,以“会观察、会表述、会感受”的基础性目标为出发点,以“巧观察、细表述、拓思路”的发展性目标为落脚点,在创设的游戏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捕捉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回味体验过程;在阅读、欣赏名家游戏的范文中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知道游戏过程不仅可以聚焦游戏中的人,还可以换个角度,写游戏中的道具,改编游戏,甚至可以把游戏换个主角,变成童话故事,变成绘本,从而拓宽眼界,丰富审美体验,充盈儿童的精神世界。

第三堂课主题为“阅读教学”,有特级教师郭学萍执教统编教材六上第八单元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郭特不露痕迹地把生活引入课堂,又春风化雨般将课堂融入生活,课堂与生活浑然一体,润育无痕。在课前,郭特海量搜集、精心筛选、巧妙设计,“勤”得惊人,在课上却“懒”得出奇,让学生代写板书、代上课、代为设计作业,“勤”“懒”之间,尽显育人高招与大智。

整堂课下来,可以说是收得干净,放得洒脱。修改六个小标题的处理,前两个精炼演示、干净利落,后四个放手学生代讲代改,学生踊跃登台、各显神通,收放之间,学生热情高涨、思维飞跃,尤其有两点值得我们反复研磨:一是把单元要素作为单元学习的核心目标,引导关注并贯穿始终;二是用一个大任务(了解鲁迅并修改小标题)驱动整堂课的学习,让学生用语文的方式(了解人物个性特点、推敲斟酌、精准用词修改小标题)正确地做语文的事,在做语文的事中发展语文关键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讲课结束,同行的林仁礼校长说了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中的一段话:“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也往往产生于陌生的所在。”此次海南公益之行,不仅促进了琼海和南京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更是惠及了每一位守在直播前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了,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成为从心灵深处淌出的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课改中国行还在继续,我们的探索也永不止步!
撰写人:花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