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学习了《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的赵东亮老师《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论文写作策略》的讲座。赵老师将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介绍了论文写作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并结合多篇一线教师的论文实例,分析指出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对老师们有非常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也深受启发,下面我来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寻找写作灵感
赵老师聚焦论文写作的选题问题,引导老师从平时常见的问题入手,积极思考,时刻留心。无论是教研听课、课堂教学、专业阅读、热点新闻和长期困惑,都可以为我们写作提供源泉。只有平时做一个有心人,自己论文写作的灵感才不会枯竭,论文写作的激情才不会退却。你感兴趣的那一个话题才是自己能够认真进行扎实研究,有可能做出成果的话题。
二、内化写作行为
一线教师的日常工作较为繁重和繁琐,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投身到教科研写作中。赵老师现身说法,以自身的写作体验和写作时间安排为案例,介绍了坚持写作的秘诀。我想概括起来就是:“点点滴滴,川流不息”。正如赵老师所言,如果先给自己布置一个论文写作的任务,可能短时间内自己完成不了,容易造成懈怠,难以形成习惯。因此,每天花五分钟写一点自己的教学反思与体会,慢慢让自己养成习惯,五分钟的积累会慢慢成为一种内化的行为,终有一天,流畅的文字也会在笔端流淌。
三、锤炼写作逻辑
写作逻辑是论文写作的灵魂,是论文理性论证的核心体现。我的论文多次存在逻辑混乱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起清晰的论文写作脉络框架,缺乏反复推敲逻辑关系的过程与思考。在赵老师剖析论文时候,我发现,他按照论文的主要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从问题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做出了系统分析的表格,并对照表格当中的内容,逐一分析逻辑上是否站得住脚,是否经得起反复推敲,站在一个评判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文章。这时我们往往会发现,我们的论文存在说理不够充分、前后论述不一致、理论支撑与现实问题脱节、问题与策略不匹配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导致文章句子之间相互照应、衔接的作用丧失,文章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也就失去了可读性。为此,我思考了提升逻辑能力的一些方法和对策。以下是一些粗浅的认识。
1.对核心期刊《中小学外语教学》的部分文章进行结构摘录,分析各层次一级标题及小标题的逻辑关系,学习优秀文章的组织架构。
2.分析期刊中作者使用的动词搭配,总结常见的动词名词搭配,增强自己的学术用词敏感度和精准性。
3.在论文初稿写作时候,先进行框架写作,先写出论文各部分标题及小标题,斟酌标题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尽量避免标题之间的逻辑混乱问题。
4.论文初稿完成后,对自己论文的段落内部、段落之间从逻辑和学理上进行反复推敲,查看主题句和细节信息、论点和论据之间是否说理充分,论证有力。
当然,以上四点只是论文写作注意事项的部分方面,我们还需要在文献检索、课例选材等方面多下苦功。锻造论文写作的基本功需要成为贯穿教师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习惯。
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本质上是教师生命的自觉生长,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而教学论文写作是专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和难点。教科研需要教师静下心来,躬耕于教育研究的田野上,披星戴月,笔耕不辍。也许经过岁岁年年的积累,反反复复的实践,终有一天,回首望去,你会惊奇地发现,不经意间自己已经拥有一片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