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6.1平均数(2)

2015/11/16 11:32:17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课程建设     发布人:

 6.1  平均数  (第二课时)

执教: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 诸士金

地点:南京科利华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情境——建构——概念——应用——反思”的过程,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通过利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并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应用加权平均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问题1学校举办了一次英语竞赛预赛,下面是两组同学在阅读单项竞赛中的成绩:

甲组  80  90  70  70

乙组  70  90  80

两组同学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哪一组同学的平均成绩好点?

(设计意图:借助简单的问题情境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算术平均数概念,并感受借助算术平均数能够解释一些实际问题,为后面加权平均数的引入奠定认识冲突的基础。)

问题2在本次竞赛中第二组3名同学(小明、小亮、小丽)的最后成绩由阅读、作文、听力和口语四部分构成,成绩如下:

 

阅读

作文

听力

口语

小明

90

80

80

70

小亮

80

90

70

80

小丽

70

80

90

80

 

1.      你能计算出3人4项比赛的平均成绩吗?

2.      如果依据上面的平均成绩,选拔1名同学代表第二组参加决赛,你选拔谁去参加呢?

3.      如果本次比赛四项成绩的“重要程度”不一样,阅读、作文、听力和口语

分别按30%、30%20%和20%的比例计算,那么他们3人的竞赛成绩,谁的竞赛成绩最高?

4.      计算平均成绩除以4,分母上的4如何理解?

(1)如小丽平均成绩= eq \f(70+80+90+80,4) 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来表示?

(2)小丽平均成绩= eq \f(70,4)+ eq \f(80,4)+ eq \f(90,4)+ eq \f(80,4)  ,从这个表达式中我们可以发现阅读、作文、听力和口语是分别以多少比例计算到成绩中去的?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引导学生对权意义的理解,了解到权对结果的影响,1问的设计即使对算术平均数的延伸,也是激发学生质疑的起点,算术平均数相同时,如何解释一些实际问题。之后为了对重要程度的铺垫,较为详细的引导学生分析算术平均数中的分母的意义,理解算术平均数实际是将各个数据按同等重要的程度进行的计算,从而便于学生计算赋予了不同重要程度的成绩,深入感受到不同的重要程度对结果的影响。)

(二)   自主建构 概念生成

1.      上面问题中按不同比例计算出来的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有什么区别?

2.      实际生活中,根据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来计算的平均数,相当于给不同的数据赋予了不同的“重要性”(即“权”),所以这样的平均数可以叫做加权平均数.

3.      加权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对于加权平均数的公式淡化是以加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权”的意义为基础,因此有必要在此处加强学生自主探究“权”的概念理解。)

 

(三)   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

问题学校广播站要招聘1名记者,小明、小亮、小丽报名参加了3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10分之


 

 

 

1)么谁将被录取?

2)如果把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按成绩按5:2:3的比例计算3个人的素质测试平均成绩,那么谁将被录取?

①    上述问题中各个数据重要程度一样吗?

②    问题中对于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的不同重要程度是如何体现的?

③    问题中的体现重要程度的方式和问题2中体现方式有何不一样的地方?如何将比例形式的权转化成百分比形式的权?

3)如果需要你对参加招聘同学提建议,你能从权重方面给予什么样的建议呢?

(设计意图:以教材中的问题为例题进行示范,但其分析主体由学生完成,引导学生感受权的体现形式不仅仅有百分比形式还有比例等形式,通过合作研讨,渗透转化思想,可将比例形式的权转化为百分比或者分数形式的权来理解并计算.在进一步计算并解决了问题之后,引导学生从关注权回归到解决问题上面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教材173页 练习1.2

(设计意图:立足教材,重在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尤其是练习第二题的理解,应组织学生先讨论后解决,避免因理解不足而导致错误。)

(五)反思提升 概念内化

1.为什么要学习加权平均数?

2.如何理解加权平均数?

(与算术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3.怎样求加权平均数?你能得出有关公式吗?

4.生活中加权平均数对我们有何作用?

(设计意图:反思总结时借助问题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求,有何用的角度去回顾总结所学,是从问题需要解决——知识需要建构——生活需要知识的数学应用意识的体现。)

【课堂作业】173页 3,5

 

 

 

 

 

 

 

 

 

 

 

 

 

 

 

 

 

 

 

 

【当堂检测】

                             姓名                

1.      一个班级有45名学生,其中14岁的有16 人,15岁的有17人,16岁的有8人,17岁的有4 人,那么这个班的平均年龄是         .

2.      一名射手连续射靶10次,射中10环,9环和8环的比例分别为3:1:1,平均每次射中    环.

3.      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8千克,乙种10千克,丙种3千克混合在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        元.

4.      一家公司对A、B、C三名应聘者进行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A

B

C

创新

72

85

67

综合知识

50

74

70

语言

88

45

67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你选谁?

(2) 根据实际需要,公司给出了选人标准: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你选谁?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