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痕悄染石阶绿,正是仙林论道时。2025年3月27日下午,栖霞区“适性·赋能:栖霞好课堂”心理学科研究基地活动暨南京市戴志梅德育名师工作室活动在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有:栖霞区心理研训员戴志梅、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任志刚副校长、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王倩女士、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教导处魏环君主任,以及心理学科基地学校成员、戴志梅工作室成员及全区小学心理教师。
活动开幕:校领导致辞,开启教研之旅
活动伊始,王倩主任致欢迎辞,对参与活动的各位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王主任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指出抗逆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面对未来挑战的必要性,并对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表达了美好祝愿,希望参与活动的教师们能够通过此次研讨,碰撞出更多的教育智慧,共同推动栖霞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例展示:聚焦抗逆力,课堂精彩纷呈
黄婷婷老师为三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心理课《困难我不怕》。黄老师通过有趣的故事、互动游戏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学会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不害怕,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经历和感受,气氛热烈而活跃。
曾永青老师为四年级学生执教心理课《做个勇敢的孩子》。曾老师以生动的情境导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勇敢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引导学生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犹豫。学生们在课堂上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鼓励,课堂氛围充满了勇气和正能量。

专家讲座:解码抗逆力,引领专业成长
龙潭中心小学江畔人家分校的潘朋晶老师为全体参与教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解码抗逆力:小学生心理弹性的科学培养路径》。潘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抗逆力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培养方法。他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弹性,增强抗逆力。潘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观点新颖,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引发了教师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思考。

研讨交流:凝聚智慧,共谋发展
学科研究基地工作研讨和工作室工作研讨同时进行。基地学校成员和工作室成员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和课例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在培养学生抗逆力方面的经验和困惑,共同探讨如何在心理课堂中更好地融入抗逆力培养元素,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交流,思维碰撞,凝聚了智慧,明确了方向,为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总结:展望未来,砥砺前行
栖霞区心理教研员戴志梅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戴老师对参与活动的教师们表示感谢,并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抗逆力的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希望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教师们能够将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助力学生成长。同时,戴老师也对今后的心理学科研究基地活动和工作室工作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鼓励教师们继续探索创新,为栖霞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本次活动在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精心组织和全体参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课例展示、专家讲座、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教师们对学生的抗逆力培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明确了今后教学的方向和重点。相信在栖霞区心理教研团队的引领下,在全体心理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栖霞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不断迈向新的台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