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非名师工作室参加南京市小学语文市级教研活动
三月的晨露浸润新芽,小语的春风轻叩窗棂。2025年3月13日上午,以“发现汉字,强化语用,凸显实践”为主题的南京市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在南京市江宁未来科技城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办,江宁区教学研究室、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协办,南京市江宁未来科技城小学承办。南京市宋非名师工作室成员参与活动。
活动伊始,南京市竹山小学刘潇老师执教《树和喜鹊》第一课时。课堂上,刘老师紧扣汉字,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层层深入,把文本的理解渗透在识字朗读中。刘老师充分重视朗读指导的层次性,引导学生从“一棵树”“一只鸟”体会“孤单”,从“好多树”“好多鸟”感悟友情。
第二节课由南京市宋非名师工作室柳玥老师执教《树和喜鹊》第二课时。课堂上,柳老师教态亲切,富有儿童化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和交流。柳老师以游戏导入,巧妙地运用字源讲解、气泡图联系生活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树和喜鹊的孤单情绪。同时,柳老师关注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感悟“陪伴”的温暖。借此,让“孤单”与“快乐”在对话中抽枝,让“邻居”与“陪伴”在想象中开花。柳老师在写字环节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生字自由组词,写句子,帮助学生积累运用,既强化语用,又凸显实践。 南京市江宁未来科技城小学张城静老师以《学做汉字魔法师:江宁区一年级随堂语用本调研交流》为题,对江宁区一年级随堂语用本使用情况作交流。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的陆文君老师在《学做汉字魔法师:秦淮区一年级随堂语用本调研交流》中,对秦淮区一年级随堂语用本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分析。
课后,两位执教老师就磨课过程中的经历和想法同大家进行了分享。刘潇老师生动讲述如何通过“玩转汉字”的趣味组词活动,点燃学生的创造力;柳玥老师对比不同学段课堂学生展现的的鲜活差异,引发现场教师对日常语文教学进一步思考。
研讨环节,南京市教研员徐老师强调要立足新课标精神,提出以“亲、诚、惠、容”的教育态度来对待孩子,对待这样一个鲜活的、如春日枝头绽放的芽孢一般鲜嫩的孩童。教育者要有一种温暖的亲情和孩子一起亲历、经历成长;要有一种充满爱意的诚心、诚信鼓励孩子的成长;要有一种智慧的引导启迪孩子在生活中自由想象;要有一种包容的姿态允许孩子自然生长。这场汇聚智慧的思想碰撞,不仅为语文课堂注入灵性,更以温暖的育人视角,点亮了汉字传承与创新的未来之路。 当晌午的和煦为今日的活动画上圆圆的句点,心中仍萦绕着汉字生长的回响。愿今日的研讨,化作一粒粒“汉字魔法”的种子:在在秦淮的烟雨里,江宁的墨香中,在每一间浸润童真的教室,生根、拔节、绽放。南京市宋非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将以实践为舟,以语用为翼,载着孩子们驶向语言的星河,在时光的云端结出璀璨的果实,扬起他们对文化的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