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金陵城玉兰垂露、迎春含笑,一场跨越山海的教育之约如期而至。3月19日,来自云南省的27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怀揣教育热忱,踏上为期三天的沉浸式跟岗研修之旅,跟岗地点是南京市浦口区江浦实验小学。张朝虎书记带领着大家参观了实小校园,这所始建于1903年的老校宛如镌刻着时光密码的立体典籍,青砖灰瓦间流淌着120余载教育薪火。
百年传承与教育变革的辩证思考
第一场讲座由工作室核心成员、特级教师任荔与大家交流。任荔校长以百年老校的育人智慧为引,深度剖析教育变革中的“变与不变”——既剖析了教育公平深化、新高考改革、AI技术冲击等政策对教学模式的颠覆性影响,又聚焦于学生抑郁率攀升、心理问题低龄化趋势,呼吁老师们关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隐性危机”。
作为百年老校,学校构建了“四维一体”心育体系,通过“课程+咨询+活动+家校协同”等形成心理健康教育闭环,而教师专业成长实践,倡导“时间背书”精神,如碎片化学习、校家共育生态等,以终身学习应对时代变迁。任荔校长用教育初心寄语同仁:“教育如春日播撒,需在政策变革中守住育人初心,以终身学习和创新实践培育未来之花。”
从“盲目之爱”到“觉悟之爱”的育人实践
第二场,夏光清老师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夏老师从“爱和喜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开始,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前置化,倡导家庭与学校的双重觉醒,建议防治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口要提前到家庭。一是教师角色升级,提出“慢教育”理念,强调“正念育人”与“相信相信的力量”,以专业力量引导成长。二是家长角色转型,呼吁“觉醒式育儿”,尊重教育规律,避免过度干预,通过“亲子共读计划”链接亲子关系。
夏老师强调“教育者需先自我成长”。他通过身体力行向学生传递坚持与自律的价值观。通过每日固定的“班级公约”和“微习惯挑战”,将行为规范内化为习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他借鉴“心灵小岛”经验,定期与学生一对一沟通,及时疏导心理压力。
夏光清老师认为,班级管理需兼顾“规则”与“温度”,教育者既需坚守原则,又需以热情感染学生。此外,他提出“家校协同不应止于沟通,而应形成共育生态”,通过“亲子共读计划”强化家庭教育的正向影响。夏老师以身作则,以自我进步激励学生进步,在坚持和重复中培养学生好品质;鼓励学生在严于律己中持续进步,在创意迸发中勇敢前行;通过校家共育,让家庭教育从“盲目的爱”回归“觉悟的爱”,让爱回归关系,让关系回归幸福。
“心灵小岛”心育体系的创新实践
工作室成员檀家敏主任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心灵小岛”心育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的讲座。作为一所老校名校,秉承“蓄力教育”理念,以“心灵小岛”心理健康中心为阵地,构建全员育心体系。通过开设系统心育课程、培养专业师资团队、建立三级预防干预机制、创新“心灵之声”线上节目及课后团辅活动,形成“筛查—干预—跟踪”闭环管理,并深度融合学科教学与五育实践,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经多年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教师心育能力持续增强,家校共育辐射效应凸显。
首日活动以“传统与创新”“规则与温度”“预防与赋能”为主线,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多维度的心理健康教育范式。未来两天的示范课与讲座也进一步聚焦实操案例,助力教育者从“理论认知”走向“行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