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教学 发展核心素养

2017/4/16 14:38:10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教学课堂     发布人:刘江田

2017年3月24日下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办了今年的首场“教学新时空·化学名师课堂”。本次走进南京专场名师课堂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协办,南京市高中化学刘江田名师工作室承办。活动围绕“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的主题开展了赏课、说课和评课,执教老师是2016年江苏省高中化学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南京市中华中学钱华老师,评课老师是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张发新校长和南京市教研室刘江田老师,主持人是江苏省化学教研员的赵华老师,省教研室网站进行了同步直播。
钱华老师的整节课围绕“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化学平衡会移动”、 “化学平衡为什么会移动”“化学平衡怎么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应用”这样几个问题进行设计。以“重铬酸钾溶液”入手分析其所处的平衡状态及特征,通过改变溶液的酸度探究化学平衡的移动,以实验事实和理论分析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建立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在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中,通过学生自行作Pt关系图和DIS实验探究关系图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小尖角蕴含大文章”的科学道理,培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平衡常数进行理论解释,学会证据推理;通过总结浓度和压强对平衡的影响规律,自行建构平衡移动原理的认知模型,进而运用这一模型预测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再通过实验验证预测结论;最终通过跨学科比较、生活现象的解释以及生产实际条件的选择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
钱华老师认为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要素分别从化学学习活动系统的“化学认知”、“化学实践”和“化学运用”三个维度全面系统地概括了高中化学学习所必须建立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与品质,整体性揭示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和育人价值。而立足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也要从以上三个维度出发,突出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突出化学学科的实验功能、突出化学学科的学科价值。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教学过程转变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真正实现从“知识教学”走向“核心素养”。
张发新校长从“微观视角·知识意义·核心素养”三个层面对钱华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他指出该节课从实验出发,通过微观视角将化学平衡的静态属性迁移到动态特征,赋予化学知识“认识发展的意义”,引导学生体验化学知识内在联系带来的美感和幸福;同时教学在“宏观-微观-符号”表征方式之间进行有效的转换,促进学生形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核心素养;并创设真实的情境,实现化学知识意义的增值,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张校长认为化学教师需要思考“如何面对核心素养”,致力于探询化学知识的意义,努力做到将“高考、课程方案和核心素养”有机融合。
刘江田老师首先就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建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课堂教学需要从目标定位、内容整合、活动设计、学生发展、有效评价这五个方面进行建构,教学设计一定要能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紧接着从情境线索、问题线索、学生活动线索、知识逻辑线索以及指向核心素养线索这五条线索对钱华老师的课进行了层层剖析,他强调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启发、巡查、个别指导、评价促进的作用,能让学生充分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刘老师希望本节课能在问题整合、小组交流、互评质疑方面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最后赵华老师用“美丽魅力课堂”、“深度生读课堂”、“逻辑批判课堂”概括了钱华老师的课,并建议钱老师可以从“整体的视角”、“方法的视角”、“理解的视角”加以改进,使课堂更精彩。活动总结之际,赵老师不仅从哲学的角度引用老子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精辟地解读了勒夏特列原理,还从勒夏特列与合成氨工业失之交臂的历史遗憾中,积极倡导广大化学教师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自然之非同寻常教法处,但不要有捕捉哗众取宠之表现。
虽然是周五,本次活动的在线直播仍吸引了众多教师的观摩研讨,许多教师通过在线留言与执教教师和专家们进行互动,不仅表达了收获的喜悦和思想的共鸣,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嘉宾们现场所做的精彩、深刻、专业的点评,不仅让全省中学化学教师享受了一次丰厚的知识与思想的盛宴,更大大激发了老师们的研究热情和专业激情。

附件下载

相关资讯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