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主题阅读的“微写作”试探

2017/2/17 10:06:38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课题研究     发布人:梅岚

基于教材主题阅读的“微写作”试探

雨花台中学    梅岚

让我们从南京市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中的一则“微写作”试题看起:

屠呦呦乘机飞往瑞典,接受诺贝尔奖。诸多领导前往送行。登机时,屠呦呦低调地走了普通通道,留下一堆记者和领导在贵宾厅干等。

请根据要求,任选一个角色,写一个不少于150字的片段。

(1) 屠呦呦选择普通通道登机的心理活动

(2) 记者知道屠呦呦走普通通道后的心理活动

学生写作内容呈现:

(一)我并没有做什么大事啊,怎么大家如此兴师动众?我只是一位老妇人,一个为国家医药事业进行研究的人。研究出东西来,是我的本分,没有成果,是我的责任,不应该以此为骄傲的资本啊!现在,我研究出了东西,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自己就够了。这不是什么大事,我就走普通通道吧,平常人做平常事,不逾本是本分。

(二)屠呦呦有些担忧“万一因此得罪有些领导,恐怕以后实验会有所不易”,她内心有些矛盾,心中有两人吵架般心烦,转而,她将心忧压下,平复心情,坚定对自己说:“我做实验研究不是为了讨好高官赢得美名的,实验不是为了名声”。她为自己是一名普通研究者而骄傲,自豪使她忘却了一切,她知道自己是为了诺贝尔而去,而不是诺贝尔奖,她带着微笑走进了普通通道。

(三)今天是我乘飞机去瑞典颁奖的日子,真是很开心。作为一个被忽略多年的人,我凭借着最普通的身份和一个最普通的人获得今天这样的无限荣誉,心理的激动之情是掩盖不住的。但是,就算我获得了诺贝尔奖,我依旧是一个普通的百姓,还是不要去搞什么特殊化了。走普通登机道既不会让自己难受,也不会让别人忙活着,挺好的。

显然,学生的这种“微写作”是有待提高的。张志公先生说:“一段是一篇的具体而微。”可以这样断言,能够把一段文字写好,就一定能够写好一篇。从上面的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仅有的150字内容,有些学生观点不明,思维混乱,逻辑不清,缺少基于题干要求的思考。其实,这种“微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新高考方案陆续出台,为数不少的专家呼吁用“写作”来考量语文这门学科的成绩,这样的提法可能偏颇,但毋庸置疑的是写作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再有,现行的自主招生考试比例逐年增加,他们所倚定的并不仅仅是高考成绩,而是这个学生的特长和面试成绩,面试中有最重要的一道关卡,那就是自我表述。试想,一个面对面的言辞表述,如果文不对题,思维不清,语言混乱,怎么能更好地展现自己呢?

那么,怎么提高学生的“微写作”甚至是写作水平呢?这是困扰我们中学语文老师的一个大问题,笔者觉得,不妨用好教材,开展“微写作”训练。

什么是“微写作”,顾名思义,“微写作”篇幅短小,150字左右;主题单一,只需在一段话中表明一个意图;目标清晰,只涉及一个训练点,或是人物评价,或是主题探究,或是写法提炼;针对性强,可扬长可补短,针对学生最近写作中的困惑寻找突破点或针对写作中个别人的“长板”加以推广;形式灵活,体裁多样化,可打破常规写作训练中序列化的固定模式,;可操作性强,能够当堂评阅反馈,弥补了“长文写作”因批改时间过长而失去其“时效”评讲的不足。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这个例子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阅读接受的直接载体,是思维训练的基本纽带,是应用写作的规范摹本。因此,突破“微写作”甚至是“长文写作”,根本还在于教材的使用,教材的篇目用好了,写作也就能够“百花齐放”了。我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供方家指正。

观读教材专题,促进文本深入解读

教材中的篇目安排,是极具“用心”的,一个专题的安排,一定是某一类文本的“荟萃”,《现代散文选读》中“活生生的这一个”专题,一定有对人物独到的描摹,“难以忘怀的故事”一定有铭刻在记忆深处的东西,“是什么让我们感动”就一定有“感怀”之处,我在进入每一个新专题前,让学生对本专题进行观读,然后进行“微写作”,如:

“难以忘怀的故事”中最让你“难以忘怀”的是什么?“是什么让我们感动”专题何处让你最“感动”?

学生写作内容呈现:

(一)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个女戏子:戏台上演的是抗辽女英雄,精神抖擞、花哨漂亮。但比热闹华丽的台面上的表演更能打动我的是幕后的凄凉艰辛,把生活中的哀怨、凄苦都埋在心里,一般人怎能藏得起呢?

(二)我难以忘怀的是《送考》中的那个片段:先生看榜时,那些等待的学生对他的“咒骂”。那些十来岁的孩子,何以生出如此恶毒的“诅咒”,其年龄之小和语言之恶,直让人脊背发寒,可悲却注定的结局是,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是开不了“花”的。

(三)我难以忘怀的是一个剪影:眼中含泪的红狐。从未见过动物流泪哭泣,唯一听说过的也是“鳄鱼的眼泪”,眼泪似乎挂上了人的帽子,这情感也只有人类才“纯粹”,然而红狐“眼角隐有泪痕黯然无神地哀鸣着伏下前腿时”,我的心在颤栗,我恍然:原来在母亲面前,所有的爱都是同等的。

这种“微写作”训练,一方面能让我们的学生对教材有“统领”意识,在文本讲读时,不至于陌生化,现行的许多课堂,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对于《送考》如果不知道其中“穿山甲”片段的描写,恐怕难以读出丰子恺先生“淡然”背后的“不淡然”。然而,另一方面,客观地说,也不是所有的文本都能让学生全盘“不忘怀”,全部“感动”,我们可以有基于学生心理上的自我认可,特级教师孟凡军做过一个调查,单是《现代散文选读》这本教材,学生喜欢的篇目为数不多,部分勉强接受,而少数篇目学生明确表示根本不喜欢,客观理想的情形是:在部分进入的基础上,内涵深入才能扩展其外延。

述评教材人物,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我们在“教材”中经常会涉及到人物形象的分析,许多作品中的人物,都已经“贴”上了标签,如果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用这些“标签”来授教,那么,人物永远无法突破,就像《项链》中的马蒂尔德永远只是资产阶级“虚荣人物”的代表。用“人物述评”这种“微写作”,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作自我独到的分析,更有利于改变当前阅读教学中对人物概括的“标签化”倾向,单调一致的形象“输入”,不足以凸显学生的主动思考,更不能体现语文这门学科的感性之美。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增强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提高探究能力和探究成果的质量;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获得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学习用现代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执着的探索中,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既能尊重他人的成果,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领异标新,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我在讲授《父亲》这篇文章时,请学生对“父亲”形象作解读,大多数的学生读到“深沉的父爱”“浓烈的亲情”,但也有学生指出:

余华的《活着》、莫言的《红高粱》……都是差不多的年代,差不多的地点,永恒不变的一个主题——贫穷、饥饿、浓烈的亲情。他们无一例外洋洋洒洒,挥毫一篇篇质朴的、裹挟着泥土气息的、不避讳低俗文字的文本。出版商、各界人士也好评如潮,把这些文章推进我们的课本。然而我却并未在情感上找到共鸣。在中国城市化水平很低的年代里,“庄稼人”的“文化”儿子会将自己的父亲敬若神明,加以具体而微的文字来赞颂,可是现在,儿女们以自己有个“干部”爹爹而引以自傲?在“拼爹”的同时,我们是否为一个“一个老人能养8个儿女,8个儿女养不起一个老人”“子女不孝,父亲老死在家里几个星期无人知”这样的报道而心酸?好文章以理服人,更好的文章以情动人。我不否认刘鸿伏等人的文字。但我也不否认现代有些人面对“父亲”这个概念时,也正悲哀着,因此,我希望我们不仅“活”在文本里,更要活在现实里。

……

这样的“微写作”,学生既能“读出作者”,也能“读出自我”,以我笔写我心,拥有自己的立场态度、拥有自己的精神胸怀,这种思辨意识的训练,超过了一般写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唤醒了他们的生命意识,锤炼了他们的思想,健全了他们的人格,提高了他们对生活、对社会的分辨能力。

贯通教材现实,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现今的许多“家长”甚或是“语文老师”之外的老师,除了教科书和试卷外,屏蔽了学生获得信息的所有渠道,这其实是一种极端愚蠢的行为。但实际上,学生的“阅读”时间有限,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微写作”来建立“教材”和“现实”的联系。譬如我们在讲“底层的光芒”这个专题时,正值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我布置学生回家看“颁奖仪式”并抓住一个底层人物进行“微写作”。

学生写作内容呈现:

(一)那个普通的“五保户”村民,用一辈子的牺牲换来一瞬间的感动,这种“感动”让人窒息,17年一如既往地将自己所有的钱财捐给各地的贫困学子,但他能捐助完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吗?车薪失火,不能靠杯水去救,这种行为的背后让我看到了这个民族对于教育责任担当的缺失。

(二)这种精神的“盛宴”,不应只是一瞬间的感慨和流泪,更不只是成为写作文时信手拈来的论据,感动应化为行动。是的,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与其呼唤改变,不如亲身力行,一群贫困学子的费用不能让一副嶙峋的瘦骨去扛,求学的希望怎能让拾荒的老人背负,你我,应是这条路上的“同行者”。

这类时事杂论,学生借助教材“主题”事件或人物,走近生活,走进同类人物,扩充教材的外延,通过自己现实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件、媒体报道的热门人物等社会所见所闻所感写身边人和身边事,观察社会万象,从而突现对生命个体的关怀、对现实处境的深刻反思和对彼岸世界的超越性追求。

其实,“微写作”的“支流”很多,除“主题聚焦”“人物述评”“时事杂论”之外,还有很多。思想型文本可引导学生“微”写文章主旨,深掘文本内涵;语用型文本可对文本多彩多姿的语言进行语言表达专项能力的“微写作”训练;思辨型文本让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诵读型文本引导学生审美与欣赏能力“微写作”;拓展性文本可当作跳板,带领进入辽阔的阅读世界。众多“支流”汇聚,方可汪洋恣肆奔腾入海。“微写作”虽“微”,但见“微”方能知“著”。阅读的天地广阔无穷,但我们语文老师如能借助“教材”文本,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走在这样的路上,写作的旷野一定不会“贫瘠”。

 

附件下载

相关资讯

  • 聚焦统整教学 助力思维生长

    聚焦统整教学 助力思维生长----南京市初中物理卢义刚名师工作室活动报道 3月28日,四季初始,繁华斗艳。南京市初中物理卢义刚名师工作室新学期第一次活动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重点规划课题《指向思维生长的初中物理统整性教学的行动研究》推进活动在六合区新篁学校…

    2024/4/12 13:54:55
  • “走出去,请进来” 与孔起英教授共研“幼儿园艺术领域中的评价”

    风传花信,雨濯春尘。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三月,黄菲名师工作室的伙伴们相约赴一场关于“美”的约会。3月25日,黄菲名师工作室参加了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幼儿园综合课程”项目推广活动,本次课程推广活动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孔起英教授为我们带…

    2024/3/27 23:21:54
  • ​课题项目研究推进系列活动目录

    课题项目研究推进系列活动目录  1.2023年12月12日,邀请市专家开展课题研讨活动(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出席专家:倪军)  2.2023年11月20日至21日,联合苏州市高新区金鹏名师工作室成员开展“课题进课堂”专题研讨活动。(苏州市高…

    2023/12/18 15:17:55
  • 课题研究促活力,专家指导明方向

    11月16日下午,“王海燕名师工作室”在石埠桥小学举行了课题研究专题培训会。南京市教科所刘大伟所长、南京威雅学校田宁校长、栖霞区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宋福云等领导莅临指导。栖霞中心小学王海燕书记,“王海燕工作室”成员及栖霞中心小学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活动。工作室骨…

    2023/11/22 20:06:18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