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在改变中生长 ——贲友林名师工作室举行“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022/1/9 14:27:04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贲友林


和着春雨,随着微风,2021年4月1日星期四,南京市小学数学贲友林名师工作室一场主题为“课堂,在改变中生长”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在玄外附小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江苏省小学数学乡村优秀青年教师高级研修班的老师、南京市高淳区漆桥中心小学、玄外附小数学老师一同参与。

课堂领航:《分数与小数互化》

工作室主持人贲友林老师首先给大家呈现了他的家常课《分数与小数互化》。这节课的“小研究”,学生自主设计;课上,“小研究”贯穿始终。教师在组织学生展示与交流,讨论与再思的过程中,适时地明晰、点拨、追问、指导。分数化成小数可能会有哪几种情况,不同的标准产生不同的分类,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思维被打开,他们善听、勤思、乐说。学为中心数学课堂,教师“勇敢地退,适时地进”“教的路子,根据学的路子”“学,因教而更有价值”。

同课异构:《用数对确定位置》

如何用数对准确确定位置,背后的原理又是什么?江苏省小学数学乡村优秀青年教师高级研修班学员、海安市曲塘小学教育集团陈晨老师,贲友林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丁爱平老师,玄外附小严兵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给我们展示了他们对数对学习的理解,不同的教学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



陈晨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情境中,利用相关生活经验身临其境地描述“小军的位置”,在描述位置的过程中产生统一标准的心理需求,在记录位置的过程中产生简化表达方法的心理需求。教师的语言精准而生动,“数学是一门通用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简约的艺术。


丁爱平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用小鸭戏水的故事情境创造了一个大空间,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对比、概括到再创造的学习历程,让学生初步感悟到数对与图形之间存在着一种美妙的结合,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学习引向思维的深,充分激活儿童独特的思考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严兵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巧妙设计“双打地鼠”三关游戏,在游戏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在游戏中提出问题找到最优方法;在游戏中思维碰撞引发深入思考。最后还让学生把自己假想成笛卡尔来研究蜘蛛图,探寻背后规定的原理,引导学生像数学家那样观察、思考与发现。

观课分享:观他人的课,思自己的课

     特级教师储冬生校长就同课异构的三节课和大家分享了他的观课心得。

陈晨老师的课,关键词:“教材解读”。这节课,让学生经历数学史上的关键点,揭示规定性背后的合理性。

丁爱平老师的课,关键词:“关键问题的设计”。一两个好问题造就一节好课,好问题在于能让学得好的和学得不好的都有话说,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严兵老师的课,关键词:“有层次推进”。同桌游戏前引发全体学生思考:他们会是怎么约定的?把只有两个学生参与的活动推进到全体学生,这样的活动才有意义。



     之后,储冬生校长从“如果我上这节课”的视角阐述了自己的教学思考。《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定位可以分成三个要点:怎么样让学生准确确定位置,按一定的规则确定位置,用数学的方式简约确定位置,共同探寻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原理。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努力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时,如何让课堂做到简约?

活动最后,贲友林老师做了总结。观他人的课,不是为了评点,今天的同课异构活动,让我们思维打开。观课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思考与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当体现在让课堂生长,自己也在课堂中生长。课堂,在改变中生长。课堂改变,学生改变,教师改变。


(杨莉报道)

附件下载

相关资讯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