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教研沃土,共筑教育梦想 ——钱华名师工作室赴徐州研修

2024/8/10 14:13:07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钱华

8月2日至4日南京市高中化学钱华名师工作室赴徐州进行研修学习。本次研修活动是一次省市三个名师工作室融合活动的探索,在江苏省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朱征校长,南京市历史名师工作室卞姗姗主任的支持下,活动邀请到了知名教授、教育专家,通过主题讲座、案例分析、交流研讨、任务学习等多种形式,旨在促进教育领域的深度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2日下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季春梅教授为本次活动作《教育家精神引领教育家型教师成长》的讲座。教育家精神是一种深层次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它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季教授从“教育家精神”的生成与提出、教育家型教师的价值向度、教育家型教师的应然作为和“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等维度,与工作室成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季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多年实践经验,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展现了教育家精神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她强调,教育家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创新思维、人文关怀和持续学习的习惯,用爱和智慧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是摆脱“教”的技术性羁绊,更彰显“育”的信仰与追求的价值取向,是教育家精神的“精神之体。她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和探索,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实现个人与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接下来,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陆荣主任开展了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徐州设计》为主题的分享。陆荣主任深入浅出地解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与实施策略。她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应仅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多学科综合,让学生在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从徐州本土特色出发,陆主任介绍了徐州的课程实施路线,包含学时整合、选课走班、教师团队、资源必选等环节,分享了包含消防安全、财商培养、心理健康、非遗技艺、博物馆讲解等多个方面。其中,“石与食的邂逅”课例,在烙馍上拓印的形式,实现了汉画像石与美食的结合。文创设计、校史修订等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形成了有特色的“徐州经验”。


3日上午,就工作室成员共同关注的问题,工作室邀请了一位博士专家作《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若干策略》的分享。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写好一篇论文”是一线教师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专家从如何选择论文主题、如何为论文写作检索信息、如何把握论文选题的研究趋势与脉络、如何写摘要和关键词、如何提高论文投稿命中率等方面,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编辑经验,用生动的案例与工作室成员作分享。她提出,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论文选题最现实的来源,离开教育教学实践的土壤,论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议一线教师要深度反思教育实践,广泛积累素材,关注实践的创新性、论证论述的科学性。

 

接着在专家的指导下,工作室成员开展了实践操作,利用知网、通义千问等工具进行搜索研究,确定论文的选题来源,寻找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并在讲座结束后进行文献综述。最后她也鼓励工作室成员,在忙碌的一线教学工作之余,积极写作、积极投稿。

3日下午,徐州教科院院长助理、徐州高中化学教研员王澍开展了《学习型教研团队:化学教师专业学习的关键场域》专题讲座。王院长提出,教研的本质是教师的创造性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就他多年的经验提出“四维融合”的专业学习向度: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家引领和专业反思,通过读书吧,学术场,课例站,升格坊等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设计学习活动。对于学习型教研团队来说,可以进行定期学习与研讨、案例研究与同行评审、课题研究与项目实施等鼓励团队成员参与教学相关的研究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日,工作室成员进行了馆校融合考察,踏上了徐州的文化之旅。首先参观的是“盛世回归·彭城聚首——圆明园兽首特展”。兽首铜像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珍贵遗产,同时也是化学科学在金属合金、材料科学和文物保护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化学家和文物保护专家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等现代化学分析手段,研究兽首铜像的合金成分、制造年代和工艺特点,这些信息对于理解古代冶金技术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历经多年辗转回归,如今能在徐州博物馆展出,不仅是一次历史与艺术的展示,更是推动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觉醒。兽首的每一道线条、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更让成员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与作为化学教师在传承文化方面的责任与使命。

接着工作室成员参观了徐州博物馆和汉文化博物馆。徐州,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徐州兵马俑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中国汉代历史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推动了化学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中的应用。例如兵马俑的彩绘部分使用了各种天然和人造颜料,通过化学分析可以揭示这些颜料的成分;金属部件(如兵器、饰品)的腐蚀过程,以及如何使用化学方法(如缓蚀剂)来保护这些文物免受进一步的氧化。通过这些联系点,化学教学不再局限于课本理论,而是与真实世界的文化遗产保护紧密相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