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思润教:在课堂中见证每一个儿童 ——张齐华名师工作室暨北京东路小学数学团队“社会化学习”研修活动纪要

2021/2/7 13:06:20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张齐华

2020年11月26日上午,张齐华名师工作室与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数学团队共同开展了基于社会化学习的一次深度研修。本次研修的主题是“社会化学习:在课堂中见证每一个人”,基于对社会化学习的理解,此次研修活动从“学习地图”的创新设计角度,围绕两节研究课例,展示了近期团队实践的成果。张齐华老师和工作室的部分成员,第11期长三角校长班学员、丹阳校长班跟岗学习的校长以及泰兴师范附小教育集团的老师们,共同参与了此次研修活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青年教师吴晶晶老师主持了此次活动。


 

社会化学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展社会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又该如何开展社会化学习?工作室主持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通过《社会化学习:一个团队的课堂重建之旅》,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张老师用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案例,让参与研修的老师聚焦课堂,聚焦课堂中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通过学习方式的重构,组建学习共同体,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在课堂学习中,真正提升学科素养与社会化素养。深入浅出的剖析,高屋建瓴的建构,让参与学习的老师对社会化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接下来老师们一起观摩了两节社会化学习课例,真实感受到了社会化学习的课堂样态。第一节是吴贤老师和五4班的孩子们带来的《用字母表示数》。在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设计上,吴老师充分给予学生学习支持,通过学生自主选择、比较分析、例举反馈的递进式任务链,让学生在共同学习中,就初步理解了字母表述数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组内共同学习,经过吴老师的指导,已经进入到自动化程度,孩子们深度的对话,推动学习不断深入。在质疑深化环节,“1号说法好像也有道理,为什么不行?”“到底n个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为什么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要省略乘号”几个来自学生问题,再次把学生的理解推向更高处。


 

第二节课是宗理老师和三6班的孩子们带来的《认识分数》。初次认识分数,宗老师对学习单的设计,进行了自己的创新,在一张类似“学习地图”的学习单上,10个任务环环相扣,步步指引,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比较分析,课堂上,宗老师又进一步对共同学习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和规范,如小组如何把握讨论时间,如何分配交流任务,哪些是需要重点讨论的内容,让学生在共同学习中,有法可依,有序推进。共同学习中,边分享边演示,边讨论边比较,对分数的理解有形的支撑也有意的传递,共同学习中就已经高度达成了学习目标。而之后的两次分享、两次提问,在老师和学生共同的研究中,又有了新的发现,不够分还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数一定分子比分母小吗?小数和分数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两节课的展示过程中,台下与会老师也按捺不住好奇心,纷纷走上舞台,观察孩子们是如何开展小组学习的,孩子们生动自然的学习过程,让老师们赞同,交流中不断碰撞而生的新问题、新发现也让老师们震惊!

 

两节精彩的社会化学习课堂,也更加引发了老师们的好奇,社会化学习又有哪些具体的培养做法和组织策略呢?

 

青年教师胡启梦老师首先带来了她的分享《社会化学习中的组织与推进》,胡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了谈自己的实践思考:“群体间学习,就得聚一起”、“负责任对话,需要真回应”、“有深度思考,不妨提问题”、“全员真卷入,还需设评价”,为组长的行动提供了接地气的指引。

 

如果说组长是社会化学习的动车车头,推动共同学习,那么组员应该可以说是动车车厢,助推着共同学习。王蕾老师以“建设和谐的学习”、“共同提高组员的倾听能力”和“培养组员负责任的对话”三个角度,结合自己的实践,共享了自己在训练、引导组员方面的经验。

 

以实践促研究,两位老师真而实的分享引得在场老师频频点头。一个上午的活动,老师们觉得干货满满,意犹未尽。

 

学生在参与、互动、交往的过程中,成为一个个完整的人。老师们亦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审视课堂,实践着、研究着、思考着。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