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单元教学,发展空间观念——南京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

2025/4/21 8:17:07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王九红

        为探讨单元整体教学的必要性,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的空间观念,王九红、李勤、陈玉梅、仇学春四个工作室联合教研,于2025年4月11日,在南京市科睿小学举办“聚焦单元教学,发展空间观念”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吴蕴玥老师主持,南京市教师发展学院陈旭辉院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王九红、特级教师张勇成、特级教师储冬生以及栖霞实小校长陈玉梅、科睿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夏洁、科睿小学副校长仇学春出席本次活动。

       第一节课由南京市樱花小学柏嘉老师执教《圆的认识》。柏老师以哪吒寻宝情境导入,学生用生活物品拓圆,对比不同画法,感知工具影响。教师示范圆规“定点-定长”画圆,引导建构圆心、半径概念。通过“正方形内画最大圆”任务,揭示半径与直径关系,在操作与思辨中培养空间观念。

       第二节课由栖霞区实验小学尹海莲老师执教《认识扇形》。学生观察转盘区域,概括扇形特点,结合折扇、团扇展开等动态演示深化理解。通过探究影响扇形大小的因素,得出“同半径圆心角越大面积越大,同圆心角半径越长面积越大”结论,推导扇形面积公式,实现空间观念与逻辑推理的深度融合。

       第三节课由南京市天正小学张曼老师执教《圆的周长》。张老师以“车轮滚多远”情境引发核心问题,学生通过测量发现周长约为直径3倍多。借助外切正方形(4d)与内切正六边形(3d)极限分析,进而结合割圆术引出π值,推导周长公式。通过对比图形周长本质,提炼“化曲为直”思想,阐明周长公式“基本长度×倍数”的数学结构。

第四节课由南京市科睿小学唐露老师带执教《确定起跑线》。唐老师以现实问题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探究相邻跑道差,发现周长差为两侧半圆直径差与π的乘积。抽象出“相邻跑道直径差=道宽×2”的几何关系,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确定起跑线的问题,学生经历具体测量到代数推导的建模过程,揭示数学解决现实问题的核心价值。

在课堂精彩纷呈的展示之后,特级教师王九红、张勇成、储冬生以及陈玉梅校长、仇学春副校长、柏嘉老师进行了学术沙龙。首先各位专家老师对课例进行了点评,而后老师们针对王特提出的三个核心问题:“如何泛泛地谈空间观念?大单元整体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为什么数学学科一定要强调适合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分享。

张特借助“抽象”、“描述”、“想象”等关键词,表明空间观念是借助直观实物,帮助学生独立形成图形表象和动态视域的重要核心素养;储特结合具体课例指出图形与几何的课堂应具有层次性的操作、针对性的变式、生成性的思想、驱动性的任务;陈校结合《扇形的认识》一课表明大单元教学有助于“大问题”在课堂中的引领,教学中应突出学生对图形分解的能力,从整体入手;仇校谈到大单元整体教学帮助学生对前后知识进行衔接,更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结构性认识,在大问题解决中发展能力;柏嘉老师则对《圆的认识》一课进行反思,认为通过学生三次画图体会圆的根本特质和概念,在逐步规范画圆中建立模型,是培养空间观念的重要策略。

最后王特以“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为主题,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照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活动最后,南京市教师发展学院陈旭辉院长总结强调,评课应聚焦学科本质,以关键语言剖析教学,推动教师反思成长。AI时代重塑教育生态,技术赋能课堂形式革新,教师需从知识表象走向本质,分步推进“核心概念→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而我们的学科教育则更需融合人文视角活化数学遗产,实现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深层转型。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