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混合式学习:构建儿童思维成长的小学语文课堂》的研究进程,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宋非老师的引领下,工作室的老师们在假期间围绕课题进行主题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这种深度融合必将带来课堂教学根本性的变革。“混合式学习:构建儿童思维成长的小学语文课堂”这个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主要针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不愿学、不会学,教师教学唯知识、唯分数等问题而展开,建构新型的“主导-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张筠菁老师读了《给孩子的8堂思维导图课》,这是一本教孩子如何使用思维导图来提高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的书。书中通过8堂课程,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包括记忆、整理笔记和解题。老师们通过这本书可以学习如何将思维导图融入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王珊老师读了《互联网+教育 教与学的变革》,这是一本探讨互联网技术如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书籍。书中概述了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包括在线学习平台、数字资源和互动教学工具。这本书强调了技术如何使教育更加个性化、灵活和高效,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和教师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
柳玥老师读了《高度参与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设计》,这是一本为中小学教师准备的实用指南,旨在提供有效的融合式教学方法。书中结合了教育家道格拉斯·费舍、南希·弗雷和约翰·哈蒂的见解和经验,探讨了如何将“可见的学习”理论应用于线上线下学习,以及哪些因素能有效地促进学习。
温芸芸老师读《全息学习:改变学习的面貌》这本书集中探讨了在移动互联时代学校教育如何转型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书中提出了“全息学习”这一新理念,旨在通过环境、资源和技术平台,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并在学习主体、课程形态、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整体性变革。
赵菁菁老师读了《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这本书深入探讨了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和实践,它整合了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的双重体验,使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对学生实行分级教学,或远程开课。书中强调了混合式学习如何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此外,书中还讨论了混合式学习如何为教育公平铺平道路,通过整合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资源,打破地域和经济的限制,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教育。
雷梦星老师读了《金字塔原理》,是一本专注于提升写作逻辑和思维逻辑的书籍,由芭芭拉·明托所著。书中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如何深入把握思维环节、如何应用金字塔原理解决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演示。这本书的核心在于训练读者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清晰、有逻辑地展现思路。它强调了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纳分组和逻辑递进的表达逻辑,旨在帮助读者在思考问题时有方向、表达时清晰有条理、解决问题时有方法。
刘倩影老师读了《为未知而教 为未来而学》,这是由哈佛大学资深教授戴维·珀金斯所著,这本书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视角,强调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也关注未知。书中探讨了如何辨别传统知识体系的实用性,引导学习者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形成全局视野,并通过辨证的学习培养多元素养与关键能力。
高曦希老师读了《如何在课堂中培养成长型思维》这本书由麦克·格尔森撰写,提供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旨在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书中探讨了如何使学生变得更有弹性、更有耐心,以及更乐于接受挑战,同时改变他们对待错误和失败的态度。作者强调了有针对性的努力是通往学业成功的关键,并提供了超过200个范例问题和60个教学策略、活动和技术,以促进学生认识到努力的重要性,并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地努力。
王青青老师读了《思维广场 翻转的语文课堂》,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新型学习空间——思维广场的实践成果。思维广场是一个融合了教室、图书馆和信息的多功能学习场所,它打破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局限,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方式和伙伴。通过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对话辨析和交流分享等多种学习方式,思维广场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
杨义凤老师读了《小学思维培育学》,这本书是由卫灿金所著,专门研究语文学科思维培育问题的著作。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语文科学生思维的发展、语文科的思维本质、语文科思维培育的目的、任务和原则,以及各类思维的培育和训练。它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适合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选修课教材,也适合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自修参考书,对于语文教育研究工作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读书,是教师成长路上最好的修行。宋非名师工作室老师们通过理论书籍的阅读,获得了理念素养和学科技能的综合提升,对混合式学习和思维课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为后期课题的进一步开展打下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