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读书正当时。周浩波先生著的《教育哲学》就是我近期爱不释手的一本教育书籍。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的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分会组织编写了《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这本《教育哲学》就属于这套丛书的一本。作者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力图从纵向论述学科发生、发展与趋势,从横向上比较和分析不同流派的观点,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梳理辨析,努力反映学科前沿、亦体现作者自身的见解。
在阅读中,我收获着教育的哲学含义,也在不断思考自己的教育理解。先来谈一谈收获吧。首先,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从根本上理解教育。教育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地更新人们的理解方式,不断地获得对教育意义的新的表达。其次,读者可以借助这本书重构教育生活。书中写到:“教育哲学必须站在一个超越的地位,既看到各种不同的教育事业团体之间的差别,为他们的行为的合法性作出辩护与规范,同时也考虑各种在话语方式、行为方式各不相同的团体之间,找到‘教育’上的联系途径。”由此,教育科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可以从哲学的高度,即从方法论的高度给与理论上的阐明;对教育史上和当前教育实际中有争议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论;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新的技术革命的要求,对教育中提出的新课题作出回答;对未来的教育做出科学的预测。在全书的三编中,从第一编的教育,到第二编的教育过程,最后是第三编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作者不仅仅是一味输出哲学观点,而是用哲学的论点来观照现实中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更引发读者思索。
再来谈一点微不足道的感悟。在这本三百多页的书中,最让我深思与感动的是以下的三个观点。
一、关于教育的定义
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究竟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对于这样的探寻,在平日教育教学中,我很少思考。书中给了我们三种答案:教育可以作为工具,教育也可以作为生活,教育也可以作为事实。教育同时也意味着对教育的反省。我想平日在教学中并不能低估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在追溯教育本身意义和功能的时候,可以在更宽大的层面思考教育问题。教育不仅是一项工具,不仅可以为孩子的未来完备生活做好准备,更应该是孩子们以及身处教育集团的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并坚持文化研究,置于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具体的教育行为。
二、教育的过程仅限于知识的传递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的已有教育学知识告诉我,每一节课(课时)的目的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还有文化意识和学习技能的提升等。书上则是使用这样的结论:知识不仅具有工具和功利效用,而且构成了我们健全的生存方式。正是这样的知识形式,我们理解了这个世界,也理解了自身。执行意义标准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质上就在于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开放性以及不断地追求、生长、发展的精神素质,并在这一过程中体味到作为人的生命的高级性质,最终使个人的使命与这个社会世界的使命融为一体,并和谐共存。很明显,书上的教育过程的定义拥有更高的站位。无疑地,当教师(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的视域足够开阔,就必定可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下意识或有意识地影响学生们。当今的学生更趋于认为“分数”即是一切的论调,抛开社会舆论的影响,教师自己就应该打开思路,不能把教育行为停留在“工具性”功能上,而更应该从自己做起,向内自省,建立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肩负起一定的社会担当。
三、自由与约束,在教育过程中,哪一种更重要?
自由,教育的最终目的。自由,在不同的语境中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当然,教育过程中尊重并培养儿童的自由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的道德价值选择,但是这是否意味着约束就全然体现着负面影响呢?书中写到,自由是有限度与前提的,原始意义的自由既缺少伦理学意义,又妨碍活动的效率。我国课堂生活方式需要尊重学生,也要维护教师的权威,允许必要的纪律和合理的惩罚。教师需要容忍教育过程的文化多元化,也要培养儿童勇于自我超越的积极的精神素质。约束正是儿童走向真正自由的第一步。
全书以哲学为视角,展示了作者眼中的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观点,这无疑是给我们长期实践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更为本质的思路去理解身边的教育现象。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更是从工具性和实践性的角度来观照教育理论的发展,它直接告诉我们,教育理论的补充和创新是直接指向实践和实用的理智活动。这又启发我们长期教育实践的工作者可以分析一套科学可行的教育方案或行动指南,来指导实践并解决现实问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非常感谢这本《教育哲学》,它让我初步感知到哲学透镜下的教育科学,也由此产生很多思考,需要在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中不断消化和逐步验证。感谢马老师的鼓励与鞭策,一直激励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多读书、读好书。我相信通过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和实践,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