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要学什么?曾有个学生说要学哲学(philosophy)。当时全班都在笑他,也许他也是半开玩笑,但是这个答案在我心中停留许久。张老师在关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讲座中直接用了“哲学”这个词来描述认知的层次,让我感觉遇见了久违的朋友。
一、大观念是上位的哲学观
张老师在讲座中分享了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她认为,主题意义是教师希望学生在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能知道什么、悟到什么、养成什么?其中悟到和养成走向意义的深层,而真正意义的深度学习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并非课堂上呈现信息的密度和难度。
以观鸟单元为例,张老师示范了她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在追寻意义的过程中,张老师经常反问自己为什么(Why so?)。她从表面的科普信息层层深入,关联到万物相互影响的思维方式,以小见大地体会到单元主题在哲学层面的意义。这与张老师日常的思维习惯和世界观密不可分,可见教师的认知层次会影响课堂的教学层次。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对事物之间联系的判断,仿佛一场与文本作者的思维对话。
二、跳出教材的信息茧房
人们对越是熟悉的话题越容易产生误读,这源自我们自以为是或先入为主的偏见。张老师提醒我们,对主题意义的解读不要误入信息茧房。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指的是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关注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样的“茧房”中。
在备课中,如果教师的认知仅限于课文的信息层面,那么教材就成了茧房。甚至有的时候,课文中的语言点又成了一个更小的茧房,又何谈主题意义呢?那么,对于教师而言,突破教材信息茧房的路径是扩宽自己的视野,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教材的知识固化,不代表教师知识随之固化,这才是“用教材教”的意涵。
三、认知冲突与关联性思维
认知冲突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老师不要急于倾其所有,而要善于创造认知冲突,即学习的契机。例如,在阅读文本的语篇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推敲信息之间的逻辑关联,即信息的内涵或者来龙去脉是什么?一个好的文本自成体系,它会在上下文或字里行间自行回答逻辑的问题。当然,文本也有它的局限,有的答案只能留给文本之外。关键是,教师和学生能够产生疑问吗?这才是关于意义的探寻过程。“知道”有时会成为求知的阻力,因为当我们得到一个所谓答案的时候,会停下想要继续了解的愿望。所以,张老师才会强调,课堂重在提出让学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而不是提供所有问题的答案。试想,教师真的能提供所有问题的答案吗?所以,当教师以崇敬心去备课时,会发现小而简的事物的背后总有大道理,所谓大道至简。
关联性思维除了在文本分析之中,还体现在单元板块内和之间的关联与照应,这是构成体系化或结构化知识的必要条件。关联可以出现在教材的内容和环节两个方面,内容的关联可以是主题或者目标词汇语法等语言;环节的关联体现在语言技能的承接,或是内容的铺垫。总之,单元被视为一个整体,就像一节延续了两周的大课。那么,在单元的层面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就能实现知识的连贯性和层次性。毕竟,一节课不可能完成单元意义的全面探索和呈现。
哲学关乎惊异与思辨,在张老师的讲座中,这两个词表现为认知冲突与逻辑关联。听完讲座,我将之理解成具有惊异与思辨(wonder & wisdom)的大观念。哲学不是阳春白雪的复杂术语,而是观看与了解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