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儿童共同学习的秘密——张齐华名师工作室社会化学习项目深度研究报道(一)

2021/2/7 13:49:46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张齐华

假期刚至,刚刚结束了繁忙一学期事务的工作室小伙伴们,相聚在南京市小营小学,开展了新年里的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

 

本次活动我们也有幸邀请到了南京大学的吕林海教授,对我们的社会化学习进行深度的理论指导。

 

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工作室的伙伴们或参与,或关注,或深度卷入,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社会化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打铁需趁热,工作室的主持人,也是社会化学习的项目策划者张齐华老师,带领大家对前期活动做了总结性地梳理。

 

他首先对项目的提出和背景进行了简要的综述。从国家立德树人的大背景,延伸至学科育人的教学主旨,从育人的目标,主体,场景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接着他分几个阶段细数了社会化学习的实验和研究,从项目的设计到项目的实施,再到最后的分析阶段,借助于前段时间向实验教师和同学发放的调查问卷,用大数据的形式真实反馈了实验项目的进程和学习效果。


 

最后他也根据老师们的反馈提出了我们的困惑。比如社会化学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是否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

 

从素养内涵上来说,社会化的素养提法是否准确?社会化素养的内涵究竟又是什么?

 

对于前期所设计的问卷,是否是科学的,合理的?如何能更有效的收集和分析数据?

 

对于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的能力,社会化的素养,学习成绩,提升的原理,这些又该做如何合理的解释?

 

听罢张老师的介绍,吕教授和大家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和互动。吕教授首先提出:目前我们所做的社会化的研究跟合作学习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贡献度在哪里?除了具体的操作还需要进行书面精准的表达。


 

对此,齐华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操作层面上来说,我们的社会化学习是一个超长plus版的合作学习。在可视时间的维度上较之前增加许多,对之前时间很短的合作学习,我们也做了切片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合作学习并非是全体学生的长时间卷入,也不是把整个学科的任务全部下放。

 

吕教授据此提出,对社会化学习深度的理解要加强。无论是学习的意识,还是情感,亦或是思维,直至行为和素养,重心都在学习。

 

从社会化的本身走向学习,学习的特质需要更加凸显。紧接着他从专业的角度,从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剖析了社会化学习素养的两个层面,给出了中肯建议,对他人的反对需要进行合理性的判断,重新修正,只有深入层面才能挖深研究。

 

在进行完专业性的理论剖析后,吕教授提炼出了社会化学习未来所要面对的四大核心问题。即社会化学习的整体架构,怎样来培养社会化的素养?

 

如何去判断社会化的素养正在发生,以及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究竟有何区别?

 

这对于我们第二轮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提炼与众不同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是接下来我们所要研究的重心。



 

对此大家也深受启发,张特也结合我们之前所做的七大学习力场景,谈到了我们未来的研究走向。无论如何,首先得先回归课堂。不仅仅是数学学科,还要向更多的学科进行区域化的辐射。

 

大家接下来通过对课堂教学片段切片式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感受到了,社会化学习中课堂所呈现出的真实生态。专家们在给予高度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想法和展望。社会化学习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是否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点来进行深挖,社会化学习不必局限于有形的课堂,真正高效的学习是一种混合学习,更是一种问题解决化的学习。

 

三个多小时的深度理论学习,让工作室的伙伴们收益良多。我们既要在现有的实践道路上,继续开展稳健生长式的学习,更要在专家高屋建瓴的引领下,不断完善,构建精确的社会化学习素养的思维体系。

 

道路且阻,行则将至,未来的日子,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奔跑,奋力前行!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