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阅读“掩耳盗铃”

2016/5/25 16:45:18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教学课堂     发布人:李漫

案例:           大班阅读“掩耳盗铃”

一、           作品分析:

很小的时候我就从小人书里读到过这个充满讽刺意味又带点幽默诙谐味道的成语故事。每次看完以后总是不由地淡淡一笑,心想这个小偷好愚蠢。读了这本书从中弄懂了什么叫自欺欺人,什么叫弄巧成拙。今天拿到这本新的《掩耳盗铃》图画书,不由地眼前一亮,书的图画运用了版画的绘画技法,粗矿的刀刻线条,或浓或淡的色彩效果,似乎没有到位的有疏漏的块面,仿佛让我闻到了那古老的油墨气味,整本书吐露出一种古朴的质感。一想,对呀《掩耳盗铃》讲的就是二千多年前的事情呀。再往后看,第8页将我深深的吸引,颇感文字改编作者的巧妙构思。“顶在头上当帽子戴走?用牛拉走?放在水里当船划走?变小了藏在袖子里带走?”将小偷想尽办法偷钟的形态刻画的如此传神。这也给引导孩子阅读的老师和家长一个启发,和孩子一起看书的时候,先不让孩子看这一页,先让孩子猜一猜小偷会想什么办法偷钟,然后再看这一页,给孩子一个猜想的机会,一来增进孩子阅读图书的情趣,同时加深其对故事情节的理解。非说不可的而且让我感到作者独居匠心的是——这本书图画中的一个小“精灵”形象的设计,就是那只黑猫。从第2页小偷翻墙入院开始,直到小偷被蜂拥而至的人们捉住,小偷的所作所为从没有逃过“小精灵”的眼睛,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和细节的刻画,更加凸显出小偷的愚蠢和滑稽,烘托出自欺欺人的故事主题。

二、幼儿分析:

    幼儿中有部分孩子对《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内容有所了解,但不够准确,特别是一些细节刻画,还有本图画书一些独具匠心的创意设计会吸引幼儿,孩子通过细致的阅读对故事的内容会更加清晰地了解,不陌生的学习内容不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大班幼儿已具备一些生活经验,本阅读活动中比较多的体验策略的运用只要有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支撑,是可以实施的。成语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孩子从小就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相应文化氛围的影响,为他们学习成语故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虽然成语有着高度精炼、高度概括、寓意深远的特性,学习、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因有基础大班幼儿学习一些生动形象的成语故事是有可行性的。

三、设计思路:

通过阅读图画书,引发幼儿对成语故事产生兴趣,初步理解成语故事的内涵,初步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积极创造环境、氛围倡导中国传统文化。环节1:观察图书的2-3页,引发讨论,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环节2:先学一学动作和表情,体会一下小偷想得到大钟的迫切心情,为后面的想办法搬走大钟的想象做铺垫。再引导幼儿猜测小偷可能会使用的办法,激发起幼儿通过阅读寻找答案的愿望,幼儿自主阅读的目的性大大的增强。环节3:幼儿带着问题,带着从书中寻找答案的动机阅读,这样的自主阅读才能有效。教师针对每一幅画面,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细节,以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准确理解成语故事的内容。环节4鼓励幼儿与教师一起完整阅读图书,对图书内容有进一步的全面了解。环节5:黑猫是这本书画面的经典设计,教师运用找秘密与留白的方式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成语故事内涵的理解。

四、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大班阅读——掩耳盗铃

活动目标:

1、阅读图书《掩耳盗铃》,感知成语故事的内容。

2、仔细观察图片,发现图画中的细节,讨论交流初步理解成语故事的含义。

3、通过专注的阅读和积极的讨论,体会故事主人翁行为的愚蠢可笑。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图书。

2、与图书内容相同的幻灯片一套。

3、乐器锣一面。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书第2-3页,引发第一次猜测、讨论,激发阅读兴趣。

1、幻灯播放图书第2-3页,幼儿观察。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地看图,看过后想想有什么问题或者疑问吗?

2、幼儿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问题。

(二)师生共同阅读图书第2页至第8页,引发第二次猜测、讨论,。

1、教师阅读图书第2-3页,让幼儿知道画面的内容。

2、阅读第4-5页,

教师:小偷看见了什么?大钟漂亮吗?(图案精美)他想怎样?

3、阅读第6-7页,提问:小偷在干吗?他将钟推动了吗?小偷是什么样的表情动作和表情学一学?这两点是什么?这只钟怎样?(又大又重)

4、提问:这只钟又大又重,小偷会用什么方法把它搬回家呢?

5、引导幼儿观察图书第8页的四幅小图,了解小偷的想法。

教师:小偷究竟想了哪些办法呢?

6、教师:小偷想了这么多办法,那他究竟会用了什么方法把钟搬回家呢?他能如愿所偿吗?请小朋友接着把书看完。

(三)幼儿自由阅读(从第9页至结束),共同讨论对图书内容的感知。

1、幼儿自由阅读。

2、师生共同看幻灯,观察了解图书第9页至结束的内容。

教师:小偷用了什么办法呢?最后有没有如愿所偿呢?我们一起接着来看书。

10、11页配班老师敲锣“咣!”

12、13页:

教师:从哪里看出小偷吓了一大跳?他慌忙怎样做?

14、15页:

教师:钟声被捂住了吗?小偷他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16、17页、

教师:这是什么?小偷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为什么要笑呢?

18、19页

教师:小偷拿大锤做什么了?

20、21页

教师:小偷得逞了吗?他是什么下场?

(四)集体完整阅读图书。

(五)寻找图书的秘密,进一步理解成语故事的内涵。

教师:在这本书里,藏着一个小秘密,请小朋友仔细地再看一遍书,找一找。

教师:找到秘密了吗?

小偷想偷大钟,自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自始至终都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他。

附件下载

相关资讯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