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友林工作室·报道||计算教学,如何“学为中心”?——南京市贲友林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开展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2020/11/12 23:48:1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教学课堂     发布人:贲友林

学为中心

        让美好发生

2020年11月2日




2020年11月2日,南京市贲友林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开展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参加活动的有江苏省“教海探航”专家型教师发展培训班小学数学组老师,高淳漆桥中心小学数学教师,江宁禄口二小数学教师,玄外附小数学教师,广东东莞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以及南京市贲友林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老师。本次活动特邀玄外附小校长、特级教师闫勤老师指导。


上午,贲友林老师首先和他自己带的班级学生共同呈现了五年级的数学课《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张“小研究”贯穿课堂始终,课堂中,学生善听、勤思、会说。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主动交流,探索出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大家体验特别深刻的是,学生的积极主动,深度互动,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正是在日常每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成就的。

接着,泰州城东中心小学刘晶老师执教三年级的《找规律》。刘老师以轻松活泼的“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开场,学生现场和电脑互动,参与积极性很高。紧接着由串珠子情境引入,学生通过观察每串珠子的特点,逐步观察并感受“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再分析“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从而总结规律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之后,贲友林老师以《课堂的细节》为主题做了互动交流。贲特指出,数学课堂“学为中心”,即老师和学生一起学,学为中心的课堂有两种不同的样态,重要的是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活动要成为课堂的主要部分。

下午活动,由周艳老师主持。围绕“计算教学,如何‘学为中心’”主题,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王倩老师与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陈正华老师同课异构。教学内容都是四年级的《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同样的课题,不一样的课堂表达,但一样的精彩纷呈。

王倩老师执教的《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学生通过课前研究,课中研究两个环节展开教学,学生从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出发,逐步探索三步计算的运算顺序,学生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浓厚,算理清晰、算法准确,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陈正华老师执教的《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特别注重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细致入微地分析算理,从而抽象出算法,让学生在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感受算理、算法的有机融合。


上课之后的说课,王倩老师和陈正华老师都对计算教学进行了更加有深度的剖析。王倩老师认为:建立模型,才能让学生的计算学习充满生长力。从难度层级角度来分析混合运算的结构,联系现实素材,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掌握运算顺序,在交流中理解运算规则,在反思中形成运算策略。从会算、明理、生根激活思维,发展能力。陈正华老师试图从讲故事的维度进行教学,采取了语文中的排序进行引入,让学生在反复对比中感悟算理、形成算法。

最后,闫勤校长做了精彩点评。王倩老师在学习方式的改变上做了示范,课堂上给了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和思考沃土,从课堂小研究不断发展推进去发现运算规律。突出了“学生的学”、“学科的学”、“合作的学”三大特点,从同桌交流到四人小组合作汇报,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陈正华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致、精美的计算教学课,课堂教学中层层对比、种种变化是逐步推进的,在学生认知方式改变上注重进行对比和联系,特别注重问题的引领,捕捉问题的核心。老师的提问非常聚焦和直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进行对比,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提升,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生长。两位老师呈现的课堂供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互动·碰撞


下午的现场活动结束了,但贲友林小学数学工作室老师们的思考没有结束。晚上,大家又在线上展开了进一步的研讨与交流。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  高玉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

贲友林工作室·故事||许小娟:我的军营回忆录

贲友林工作室·故事||邹敏:跨界的力量——“教研评一体化”校本研修活动有感

贲友林工作室·思考||贲友林工作室·思考||学会实践 学会思维 学会创造——浅谈数学实验教学的三重境界

贲友林工作室·随笔||我们该向贲老师学习什么——从贲友林老师《圆的认识》的教学谈起

贲友林工作室·思考||在“历程”中学会学习

贲友林工作室·课堂||《解决问题策略(四)》(四上)

贲友林工作室·课堂||《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三下)

贲友林工作室·课堂||《长方形的周长》(三上)

贲友林工作室·课堂||《鸡兔同笼》(二下)

附件下载

相关资讯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