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深度备课

2022/9/21 12:29:46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团队成长     发布人:马黎

编者按

《教育随笔》是我们公众号新开的栏目。“南京市初中英语马黎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自成立以来,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老师们的关注和积极互动,陆续有各地的老师向我们投稿。感谢老师们的分享,也真诚希望这里能成为老师们交流的平台,让我们携手同行,一起遇见最美的教育!

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深度备课

太多教师重视如何去上好一节课,而不去思考怎样去备好一节课,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全过程,我体会到了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深度备课对有效英语课堂的生成产生的重要影响。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在“课程理念”部分指出,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要求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并且,《义教新课标》还建议教师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注重各教学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设计并实施目标、活动、评价相统一的教学。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怎么评等方面的内涵和要求,建立相互间的关联,体现以学定教、以教定评,将评价镶嵌于教学之中,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线教师,我一直在被问,也经常自问以下这些问题:

*你设计的教学活动有效吗?

*你的课堂提问有效吗?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吗?

*学生的小组合作有效吗?

*学生的评价体现核心素养养成了吗?

*如何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在每一节课?

在尝试回答这些问题时,我把自己放在了深度备好一节课的情境中去,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之后发现,万变不离其宗,一次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目标达成度的高低,其实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是否真正意义上地基于学生学情的量化分析,合理地分析了课程标准,然后准确地进行了教学目标的叙写?余下的,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分解后设立评价任务及标准,并依此设计实施教学活动。只有这样,一次成功并完整的教学活动在理论上才是可行的。这就要求指向“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深度备课在课堂实施前有效地进行。下面,我就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如何在课前进行深度备课。

我执教的这节课来源于《英语》(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3 Online tours的Task板块Introducing a country。在备课时,我遵循《义教新课标》中“以学定教、以教定评”“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课程理念与实施建议,并在教学设计开始前绘制以下思维导图,用新课标的理论引导我的备课活动。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课标分析、学情分析和文本研读后,我依据课标要求、基于学情特点和对文本的解读(语篇主题、语篇类型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详细撰写了以下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阅读Amy对英国的介绍,整理写作思路和回答问题,100%的学生能够准确地绘制清晰的图表并匹配文章结构,熟练地掌握介绍性文章的写作技巧。

2. 通过创作工坊小组合作,在头脑风暴和具体分工后,80%的学生能够明确每个人的分工,绘制清晰的图表,并能有独立的思考和创作,最后合作完成完整的作品(图表介绍+图文介绍)。

3. 根据写作建议,70%的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写作要求的具体指示,并根据要求指示,合理地对他人的作文进行评价,并能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二次修改。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学习活动的表现条件、学习主体、可观察行为和达成程度进行具体描述,使得教学目标可观测、可评价。以教学目标1为例: 

二、评价任务的设计

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设立相对应的评价任务,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并依此设计实施相应的教学活动。

如对应评价任务3,我设计了以下的自主评价表:

最后,本次深度备课的整个过程产生了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自主学习与评价作业、合作学习与评价作业”的备课包,这样的备课过程是一种基于学科,指向核心素养的专业思考、探索与实践的过程。

三、教学实施的反思

1. 深度备课是有效课堂的必要保障

这节课进行得十分顺利,下课铃响后,学生依然还沉浸在小组工坊的活动中,迟迟不愿下课,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使我深深体会到了我的“深度”备课对这次“有效”课堂的生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是那句话:万变不离其宗,一次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目标达成度的高低,其实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在经过了详细的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后,我顺利完成了目标的确定和叙写。余下我所做的就是根据学习目标分解后设立评价任务及标准,并依此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我这节课抓住了深度备课的“本”,所以才让我所设立的学习目标一一实现,并且“意外”却又“理所当然”地让学生产生了对英语学习前所未有的高涨热情,甚至连下课都不愿意离去。

2. 基于学情的量化分析是深度备课的高阶要求

虽然前两个学习目标高度达成,但是由于时间的问题,最后一个学习目标基本上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达成。在公开课后的研讨过程中,专家也指出这个问题。经过讨论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是由于没有基于前测进行量化分析学生学情,导致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估计过高。基于经验的学情分析是一种浅层次的备课,而真正有意义的学情分析一定是基于前测的量化分析,才能为下面的学习目标确立提供保证,真正实现备课的深度发生,从而确保学习目标在课堂上的有效达成。

3. “教—学—评”一体化源于深度备课的一体化

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深度学习,评价的多样性,这三方面如何生成保持内在一致?我觉得就是进行深度备课时达到一致性,即不要脱离课程标准和学情分析去撰写学习目标,也不要脱离学习目标去设计评价任务,更不要脱离评价任务去凭空创造“无的放矢”的教学活动。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