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作伴,行知栖霞山——学生研学作品出炉啦!

2022/3/6 18:51:35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王海燕

2月26日下午,王海燕工作室部分老师组织“研栖霞”项目组学生来到栖霞山开展研学活动。本次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拥抱自然,了解学校周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和祖国风景名胜的热爱之情,这也是落实学校育人目标,“培养有中国心的美善公民”具体行动。



本次活动主题为“探秘栖霞山的碑和亭”,通过一个个“小任务”驱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并体验从学科的视角来观察栖霞山的碑和亭。

任务一:“读懂导览图,知晓亭多少”


刚进栖霞山就看到了景区导览图,项目组老师请同学们通过观察栖霞山的导览图,快速说出栖霞山亭子的数量,以及怎样运用所学的方位名词来描述清楚游览的路线。我们一起来看看王诗晴小朋友是怎样描述的:


任务二:“巧测湖中亭,估算亭大小”

研学小组来到的第一个景点是“彩虹明镜”,明镜湖近似正方形,面积约3000平方米。湖中有一亭,名为“彩虹亭”。小组成员进入亭子后,发现亭子是一个正六边形,于是学生想到了“怎样测量亭子的周长?”“亭子的占地面积有多大?”“亭子座位能够容纳多少人?”等系列问题。看看同学们是怎样解决的:




任务三:“碑文有疑问,校验知对错”

穿过明镜湖,来到明征君碑前。当我们阅读碑文介绍时,有同学敏感的发现了“问题”,碑文介绍“一共33行,每行74字,全文共2376字”,可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总字数的个位数应该是“2”,且相乘的结果是2442字,怎么少了?难道是介绍错了?于是大家对照碑文,发现了有些行并不足74字,并且古人规定的“行”与现在的“行”并不一样。于是崔青蓝同学建议在碑文介绍时,将“每行74字”改为“每行约74字”,这样就更加严谨了。





任务四:“扇形亭中留,美中求学问”


当我们停留在桃花扇亭时,大家都觉得此亭取型于扇,奇特好看,有老师适时的给大家介绍了亭子背后的人文故事,让亭子的美更具内涵。细心的同学还发现了栖霞山不少的亭子都有对称的特点,于是想到工人在建筑时,是通过怎样的方法保证对称的呢?像这样扇形的亭子占地面积又该怎样算?一个个问题被提出,老师建议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尝试着进行研究,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记录下来和大家进行交流。



在通往桃花湖的路上,行走在栈道上时,李施源和李雨晨等几位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竟争论了起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争论啥?



通过本次研学活动,学生对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孩子不禁感叹道:“这样学数学真有趣!”。因此,通过项目引领,让学生置于真实情境中,通过系列挑战性任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