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孩子的声音
——南京市语言教研室曁李漫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
2017年5月9日上午,在南京市长江路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大礼堂,开展了主题为“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孩子的声音——南京市语言教研室曁李漫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
老师们先后观摩了三节语言活动,分别是南空直属幼儿园的赵老师执教的大班续编故事《到阿力山去》,活动中借助图式引导幼儿进行多向思维、合理想象,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续编小蜗牛战胜困难的故事;太平巷幼儿园的汪老师执教的小班故事《跷跷板》,能通过语言、动作和最后的情景表演来鼓励幼儿学说小动物之间的对话,积极帮大河马想办法,从而理解故事情节;奥体幼儿园伍老师执教的中班看图讲述《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则尝试通过图片观察让幼儿完整表述故事并尝试续编故事。
集体教学活动的间隙,老师们还欣赏了由长幼、二幼、三幼、小天鹅幼儿园等拍摄的语言区域游戏视频,进行借鉴学习。
活动后,先由工作室的李漫老师进行了“《指南》背景下,影响语言教育教学活动因素——教师语言表达”的讲座,从现象入手,进行直观分析,给观摩老师们提供了8种有效的方法,尤其提到了“氛围情境卷入”和“语言语气运用”两点,对大家触动颇深,同时李老师就小班《跷跷板》中大河马形象的塑造进行了例举,以此突出语言语气运用和氛围情境营造的重要性。
最后,由南京市教研室的俞洋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俞老师鼓励大家从领域出发建立全语言观和领域课程观,不能局限在某一种表现方式上。结合当天活动提出为孩子提供更多语言经验的机会,例举了大班末期语言活动的推进,可以对单幅画面向连续性画面详略得当地进行细致描述,也可以尝试语言规划。更是以问题促思考:提供的内容孩子是否感兴趣?提供的教学策略是否时候该年龄段幼儿?此外,还提出了以语言活动为主的表现方式——“微戏剧”形式,让老师们尝试,既可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又能作为学习的内容,从而满足不同幼儿需求。(工作室 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