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育如何为学生未来发展做准备?2019年11月8-11日,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21次年会在首都北京召开。李爱云名师工作室部分代表赴北京参加了此次年会,并分别在会议上做了初中关于英语写作教学的专题发言和开展了英语报刊阅读教学工作坊活动。
教育要着眼于未来。如何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是国内外外语教育者共同关心的议题。在大会两天上午的主旨演讲中,国内外教育专家们都充分强调了放眼于未来的目标高度。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指出:比起认知能力,人的社会与情感能力亟需开发,这也是经合组织(OECD)在新世纪关注的课题。学生的任务表现、情绪控制、与人交往、协作和思想开放决定了一个人长期的发展。全球胜任力框架研发者、哈佛大学Veronica Mansilla博士也强调了要通过学科和跨学科学习理解我们的世界。在演讲中,她分享了一名高中生为了研究课题远赴卢旺达观察学习的案例,表达了未来人才需要具备探究世界、理解他人、沟通表达和采取行动的能力。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和外专委理事长龚亚夫教授分别从教师和教育的层面指出了我们目前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号召教师们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法。
在9日和10日下午的分会场中,演讲嘉宾们分别就小学、初中、高中的外语教学开展课例研讨或专题发言。工作室主持人李爱云老师就“支架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发表专题演讲。李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听、评课经历,向老师们展示如何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搭建支架,导入情景和主题,扫除写作障碍,建立写作信心,最终完成独立写作、表达思想的过程。李老师认为,写作课教学需要老师根据学生自身经历和语言水平搭建情景、内容、结构和语言的支架,解决部分学生的写作畏难情绪,最终撤离支架,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同时,李老师特别提醒老师们不要忘记搭建“评价支架”,因为评价可以促进反思,是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李老师本身爱好写作的习惯也影响了周围的老师和同学,李老师一直认为写作应该是一个我们必须终身携带的好习惯。
11日上午,“李爱云名师工作室”团队在大会上开展了核心素养下英语报刊阅读教学的工作坊活动。李爱云工作室吕梅等六位老师向与会老师介绍了他们在开展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拓宽教学资源等方面所做的探索与思考,并通过课例展示了如何在课堂上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报刊阅读作为语言学习重要的输入形式,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探索。从信息获取、词汇积累到阅读策略技巧培养,到主题阅读的综合理解表达,再到通过阅读理解自我、他人和世界,做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老师们一直没有停止教研的脚步。工作室老师们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精彩分享获得了参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三天会议的结束也是继续前行的开始。外语能力是21国际化人才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外语的学习,是学生全面发展、自由成长的助力。语言学习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我、表达自我,在更宽广的平台上连接他人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