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语文工作室召开“三层文本理论下的文本解读”培训活动
7月30日至8月1日,在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南京薛城语文工作室召开“三层文本理论下的文本解读”培训活动。7月30日上午,黄伟教授围绕“三层文本理论”开设讲座,在黄教授和薛老师的指导下,全体与会人员结合理论和统编本教材,进行了具体的文本解读实践。黄教授认为,教师面对每一篇课文,能否找到恰当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语文课堂效率的高低。语文的教学内容应由三部分组成:语文知识;语文训练能力;语文思维的方法。教师应从释义层、解码层和评鉴层去分析和解读文本,找到每一篇课文独有的“密码”,交给学生阅读的策略、写作的方法及技巧、批判的思维,而不是一味在课文要表达的对象上“深挖”。
在为期3天的培训中,黄老师和薛老师亲自指导老师们如何解读文本。来自工作室的部分成员、鼓楼实验中学的部分语文及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部分博士生、硕士生计60余人,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讨论,每个组由普通教师、博士及博士生导师组成,使活动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宽度,改变了过去“萝卜炖萝卜还是萝卜”的低效教研状况。在三层文本理论的指导下,大家分别对初中三个年级的上册教材进行解读。高瞻远瞩且具有操作性理论,让每一个参加培训的老师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老师们表示,此次培训扩大了自己的专业眼界,提升了专业水平,为自己以后的备课和上课指明了方向。三天里,共展示六节公开课:薛城老师的《白杨礼赞》、董晓强老师的《智取生辰纲》、陈林老师的《故乡》、徐连松老师的《愚公移山》、汪晓春老师的《天上的街市》和张颖老师的《昆明的雨》,工作室吸收了一批新的成员:田志平、卜甜甜、周盼盼、韦庆芬、柴敏、许明明、葛晗、张颖、刘丁、石琳、尤文文、丁月香。虽然天气炎热,冒着酷暑参加活动,但是三天的收获,让老师们感到“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