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魅力课堂 促进专业发展
——“南京市黄秀旺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报道
2018年7月30日至8月1日,南京市黄秀旺名师工作室成员在主持人黄秀旺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在安徽舒城举办的全国初中数学“魅力课堂与魅力教师发展”专题研讨会。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江苏省特级教师卜以楼、江苏省特级教师黄秀旺,河北省数学教研员吴宝森,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王振鑫,江苏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密贵,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数学教师。本次研讨会以课堂示范为抓手,以现实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采取名师现场教学观摩、分析、对话、讲座等形式,将课堂研讨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达到教育教学与教师成长的双轮驱动。
7月31日第一节课是来自合肥市行知学校吴子赟老师,课题是《图形的旋转》。吴老师通过对教材、学情、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的分析,全面细致的解读了本课,随后利用事先做好的几段微课进行了无声上课,让人耳目一新。
第二节课是来自南京师大附中树人学校的刘密贵老师,课题是《一元二次方程》。刘老师从“理解数学”、“理解教材”、“理解学生”、“理解技术”这四个方面和我们分享了他自己对本课的思考,他善于引导学生关注方程学习的“套路”,通过大量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质疑,无形当中就为学生铺路搭桥,当中渗透了类比、转化、从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第三节课是来自深圳市观澜第二中学的王振鑫老师,课题是《一次函数复习课》。王老师通过一个情境,开放问题,串联知识,他取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点A(1,4)、B(2,2)让学生产生联想,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四节课是来自安徽省凤台第四中学的芮金老师,课题是《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与俯角》。芮老师经过对安徽省中考题稳定风格的研究,将本节课与中考相结合,通过一个例题,三种变式,复习了解直角三角形当中渗透的模型思想、方程思想。
第五节课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来自南京市竹山中学的黄秀旺副校长,课题是《立方根》。黄特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平方根),重视概念学习的“套路”,强调“基本思想”和“基本模型”的领悟,由类比平方根这一环节来“唤醒”学生,就是要让学生重视积累学习经验,体现了“前后一致、逻辑连贯、一以贯之”的特点。
第六节课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来自南京市宁海中学的卜以楼老师,课题是《余角补角》。卜特以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叠为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操作,画图,观察,猜想,验证,说理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变中寻不变”,“模型思想”等,教学设计中充满“数学味道”,耐人寻味。正如卜特所著《生长数学》一书中所倡导的:“要让学生学习具有生长力的数学”。
一天的学习很快结束了,但每个人的脑海里都留下这六位老师精彩的课堂。
8月1日上午,首先是河北省数学教研员吴宝森老师作《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他针对老师们提出的8个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之处,结合自己教学经历,给老师们一一破解。他用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建议我们青年教师要扎根课堂,钻研教学,改变方式,自身成长。
接下来,卜特简单介绍了自己名师工作室的情况,从他的工作室里走出了5位特级教师,令人赞叹不已。随后,卜特分析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案例,他强调代数教学要注重“式”结构的教学,把“执行标准”要转变为“制定标准”,让与会老师大开眼界。
最后,黄秀旺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鼓励青年教师要多读书、多写作、扎根课堂,找引路人,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