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
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为了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素养,本公众号现推出中国文化系列微课,帮助学生扩大文化知识学习,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让我们一起开启寻梦的文化之旅!
微课介绍:
中秋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它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代表着与家人团聚,代表着思乡之情。
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本节微课从中秋节的重要性、时间、历史来源、庆祝目的和庆祝方式五个方面,通过通俗易懂的语句,简单明快的画面,向学生娓娓道来,帮助他们全面了解中秋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多首诗句与中秋有关,被人们广为传诵,经久不息。本节微课选择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经典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引出主题——中秋节。同时还节选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诠释中国人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赏月的原因——期盼团聚,思念亲人,寄托乡愁。
最后,在微课中还谈及到中国探月工程。月球探测器和月球车都采用了中秋神话故事中嫦娥和玉兔的名字来命名。明月在中国人的心中,不再仅仅代表着与亲人团聚,更代表着我们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
愿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名师简介:
金璐,南京市初中英语马黎名师工作室成员,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英语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北新区学科教学带头人,江北新区教学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