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启2025:AI赋能教学模式变革系列活动(苏州站)

2025/5/16 17:55:38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巫雪琴

智启2025AI赋能教学模式变革系列活动(苏州站)第一阶段圆满收官

      2025513日,智启2025AI赋能教学模式变革系列活动(苏州站)第一期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沈浒路校区)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内多个名师工作室联合发起,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指导,河北省邢台市信息科技马卫民名师工作室跨区域协作,由苏州工业园区尹立坤名师工作坊具体执行。活动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吸引来自江苏、河北、浙江等省份的近万名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参与,共同探索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

 

师徒联合:AI与教学的创意碰撞

    两组师徒带来了风格各异却充满创意的精彩课堂。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尹立坤和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教师赵俊敏师徒联合,设计了《走进AI世界》的项目化学习课例,以相互衔接的两课时探秘机器学习之智能电视手势识别”“探秘大语言模型之AI诗歌创作为大家呈现了完整的项目化学习实践。该项目从人和机器的学习对比,以图像识别”“AI诗歌分词等探究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和大语言模型的原理,并以智能电视手势识别”“AI作诗迎宾等任务驱动,让学生通过应用实验结论解决真实问题。同时,以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AI创作质量与人类创造力边界等为思辨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人机共创模式下的人类优势,强化技术伦理与社会责任意识,彰显AI教育与家国情怀的深度融合。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教师丁飞和昆山周市高级中学教师徐玉晓师徒分别执教《micro:bit计步器制作——智能体赋能下的创意编程实践》《AI赋能编程实战——设计自助售货机》,丁飞利用智能体优化计步器计数,在实验中找出关键问题,鼓励学生将所学运用到更多领域;徐玉晓将以科技向善为核心理念,创设爱心助学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AI工具设计自助售货机系统,用代码传递善意,为AI教育融入德育提供了创新范式。

《项目:走进AI世界》 立坤(师傅)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来自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研训员、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尹立坤老师执教《项目:走进AI世界》的课程。本节课以机器学习为核心,通过图像识别、手势控制等实践项目,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录入、模型训练与应用的全流程。学生参与剪刀石头布手势识别项目,探索数据优化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并结合神经网络原理讲解,构建机器学习知识体系。课程以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为思辨主题,强化技术伦理与社会责任意识,彰显AI教育与家国情怀的深度融合。

《项目:走进AI世界》 赵俊敏(徒弟)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来自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高级中学的赵俊敏老师执教《项目:走进AI世界》(课程。本节课聚焦AI生成内容技术,以“AI作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其技术原理与局限。学生通过浦育平台体验分词、特征提取及诗歌生成项目,结合文字接龙游戏,直观理解大语言模型数据驱动+概率计算的生成机制。课程进一步探讨AI创作质量与人类创造力边界,引导学生思考人机共创模式下的人类优势,培养批判性思维与技术伦理意识。

micro:bit计步器制作——智能体赋能下的创意编程实践》

 

        来自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教科主任、苏州市学科带头人丁飞老师开设了名为《micro:bit计步器制作——智能体赋能下的创意编程实践》的课程。本节课基于通融设计理念,依托玛克人教育智能体平台构建知识库+提示词工程双驱动模式,实现课堂问题链与智能体答复的精准对接。课程以micro:bit计步器制作为主线,融合数学、物理跨学科视角,通过体验发现优化闭环,引导学生从工程实践提炼编程本质,即提升人类洞察力。智能体实时评价系统赋能课堂评价,实现教育理论与技术实现的深度融合,为智能化教学工具的应用开辟新路径。


AI赋能编程实战—设计自助售货机》(徐玉晓,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

    

        来自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的徐玉晓老师开设了名为《AI赋能编程实战设计自助售货机》的课程。本节课以科技向善为核心理念,创设爱心助学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AI工具设计自助售货机系统。课程采用阶梯式任务设计:从基础功能开发到程序优化,再延伸至促销活动拓展。学生通过对比AI生成代码与自主编写代码,主动发现知识盲区,理解算法设计逻辑,实现计算思维与数字化创新能力的双重提升。课程更以技术实践为载体,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体现用代码传递善意的价值导向,为AI教育融入德育提供了创新范式。

《教育科研:点燃团队建设的引擎》   姑苏教育名家、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唐琴

  

      姑苏教育名家、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唐琴作《教育科研:点燃团队建设的引擎专题分享。她结合进阶式历史课程体系研发经验,提出真问题聚焦理论实践闭环反思优化的科研路径,强调课题研究需扎根教学现场。针对教师论文写作难题,她提炼强逻辑构建+精结构打磨策略,建议将教学案例转化为研究素材。讲座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团队协同提供可操作方案。

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AI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更标志着教学模式向智能化、融合化、价值化方向迈进的里程碑。随着系列活动的持续推进,AI技术将为教育公平、质量提升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注入持续动能。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