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教育随笔》是我们公众号新开的栏目。“南京市初中英语马黎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自成立以来,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老师们的关注和积极互动,陆续有各地的老师向我们投稿。感谢老师们的分享,也真诚希望这里能成为老师们交流的平台,让我们携手同行,一起遇见最美的教育!
本学期,学校安排了50周岁以上老教师的公开课。今天,我带着一种好奇的心情走进了多媒体教室。看着课件的封面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教学流程和课件竟同一个年轻老师上过的汇报课一模一样。可奇怪的是,在听课中,我并没有一种因重复而厌烦的感觉,而是在听一堂完全不同的课。
课后,我对这两堂课进行了比较。年轻老师上的课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而重在教师讲解。当遇到学生答不出时,急于给出答案,怕课堂冷场。学生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总是被牵着鼻子走。这样一来,课堂显得浮于表面,匆匆过场,华而不实。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学好知识,还累得够呛。而这位老教师踏实的为人和工作作风早已在校内外流传。但对她的课我还是第一次领教,真让人有一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感慨。该教师教态亲切,沉着稳重。在每提一个问题后都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思考时间,不急于求答案,对学生充满期待。学生答错时,她总是面带微笑,让他再思考一下或请其他同学帮助。答不出的学生不会有自责和害羞。对知识的讲解善于归纳总结,显得条理清晰。板书规范整洁,字迹工整优美。
这样的课堂很真实,不见一丝做作的痕迹,又让我感到一种厚实感:教师的为人是厚实的,教师的教学素养是厚实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是厚实的。这可能是她几十年积淀后的绽放。想想自己,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忙着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如此等等。其实这是以旁门左道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花架子哗众取宠。这样上出来的课,只能算是某节课或某个环节的“优秀”,至多是几个雕虫小技。
教一辈子书,读一辈子书,备一辈子课,做一辈子人。课后,我深切地感受到:学校的老教师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库。我们青年教师姿态要低,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多读一些书,不局限于专业范围的各种书籍,以此丰润自己的内在,使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多一些人生的积累,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反省生命的意义,从而建立完整的人生观。而教师自身的生命状态才是最生动的课程资源,它深深影响着我们对“人”的认识,从而使我们更完整地看待学生、看待课堂、看待教育。因此,只有具备去功利化的价值观的教师才能上出这般朴实生动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