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云端共思辨 习作教学行脚下 ——记南京市小学语文吴勇名师工作室线上研修活动

2022/11/5 14:52:57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吴勇

漫游云端共思辨 习作教学行脚下

——记南京市小学语文吴勇名师工作室线上研修活动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2022114日晚,南京市小学语文吴勇名师工作室在线上举办了小学“思辨性表达”专题研修活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语文新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吴欣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党委书记、特级教师、正高级王廷波,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博士后刘倩老师,他们在线上参与指导,工作室主持人江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吴勇老师执教示范课,南京市小学语文吴勇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江宁区小学语文汪璐璐名师工作室、陶会名师工作室、姚彩霞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参与学习。


活动开始,工作室主持人吴勇老师呈现了一节精彩的“思辨性写作”课例五上习作六《我想对您说》。回顾整堂课,吴老师从始至终都贯穿了一个“理”字。上课伊始,吴老师由课题中的“您”导入,让学生说一说看到“您”字之后脑海中浮现的人物,继而点明对值得尊敬的长辈说话要礼貌恭敬。接着吴老师创设了“劝88岁老父亲戒烟未果”的真实情境,强烈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在老师的下水文中,师生理性分析了“劝说信”的构思,并结合书信内容提供了三条可操作建议,即“看法”要“礼貌协商”、“表现”要“有理有据”、“建议”要“针对可行”。


师生“共建”精准写作知识后,吴老师请引导学生打开话匣子,就生活中“您”畅所欲言,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孩子们说得尽兴之后,吴老师相机出示习作单,鼓励孩子们在十分钟内集中精力完成任务语篇。吴老师在习作单中贴心地为孩子们提供了言语支架和评价细则,帮助学生实现说理。最后吴老师紧扣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评价,并以“用什么方式送信”这一问题呼应课前的情境导入,让学生写作真实发生。

吴老师的作文课聚焦外在的操作性写作方法,以精炼、易懂、好用的形式呈现,利用动因、情理、理据、应答的结构触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整堂作文指导课一气呵成,让学生有所获益,实现诉求。


精彩的课例呈现之后,吴老师进行胃说课。他解读了新课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原则,梳理了统编教材“思辨性写作”的相关内容,对《我想对您说》课例设计进行了明晰而深切而说明。吴老师强调,“思辨性习作”教学的关键在于“说理”,其具有多重结构:一是“动因”结构,指向“为何而说”,使得一切教学都围绕“说服人”、“打动人”的目标行进;二是“情礼结构”,指向“因人而说”,注重所言之“理”在传达过程中的顺畅性、可接受性,让“理”深入人心,让读者心悦诚服;三是“理据结构”,指向“怎样去说”,为学生搭建基本的写作支架,让作为论据的“事”成为论点的“理”的有效支撑,让说理过程“理直气壮”;四是“应答结构”,指向“说得怎样”,将学生“所说之理”能否让对方产生认同和积极行动作为评价的标尺,作为“思辨性”语力发展的标志。



紧接着,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博士后刘倩老师主持课例研讨。首先东北师大附小党委书记、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廷波发表看法。他结合吴勇老师的教学课例,从教学目标的指向性、教学板块的整合性、学习支架的操作性、教学节奏的调控性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析。王老师认为,吴勇老师本课教学目标具有明确性——劝诫达到目的;具有单一性,目标简练单纯;具有可视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了“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的教学效果。同时,习作指导板块清晰:从切题入题,到分析例文,再到习作实践和修改与评价,层次分明。在习作指导中,吴勇老师重视搭建完整的习作支架,有鲜明的实践取向:习作指导环节时间充裕、设计精简、设置优化、操作清晰,课堂的情境融入与节奏调控达到了张弛有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吴欣歆教授从三个意识进行了听课点评。吴教授认为吴勇老师有关注学情的意识,打开思维的视野;有师生共建的意识,调控学生写作节奏;有生活问题的意识,触发学生发现意义。吴教授在谈论时认为,写作指导应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应着意训练学生有目的、有对象的确定性表达;第二阶段,应使学生的思维打开,立足于更高站位看待“我想对您说”的丰富内涵与外延。同时,吴教授提出,习作指导的两种理念——“慢慢来”和“极限写作运动”——要达到动态平衡,可以以“师生共建”的样本构建写作体验学习。吴教授高度赞赏了吴勇老师课堂的最后一问——“信要放在哪里?”,吴教授认为这样习作问题有效果、有价值、有意义,使得写作指导不仅停留在表达的层面,还包含了真实实践的行动力,这使得学生能够慢慢发现表达的真实意义。



针对专家的点评,吴勇老师适时进行互动,将研讨引向深入,将课例引向深度改进。三位老师就写作时长、话题开放性、写作真实意义等方面又进行了深入探讨,升华了思辨性写作的活动主题,使本次的活动研讨有深度、教研有广度、学习有热度。


精彩的研修活动给工作室每一位成员带来了“智识”上的冲击,“思辨”中的乐趣,也让每一位成员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建构有了新领悟、新方向,未来有足够的信心付诸实践。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