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学会提问》读书笔记
在信息爆炸的当代,能够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师,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存在不足,因而对学生的提问指导也有待更多实践与思考。
近期,工作室全体成员共读了《学会提问》这本书,这是批判性思维训练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是美国学者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
全书分为13章,作者通过探索论证的组成部分,传授富有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提问、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叙述深入浅出,立论严禁精确,例证贴近生活,是一本授人以渔的打开想象翅膀之书,是一座让我们能够砥节砺行、行思致远的灯塔。
以下是工作室成员阅读此书的感受:
第1章 正确提问的益处和方法
分享人:南京市钓鱼台小学 缪青
本书开篇告诉读者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教会我们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技能。
为什么学习批判性思维?我们生活在一个嘈杂、混乱的世界,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我们要学会整理,做出取舍,从而建构自己的答案。
批判性思维有三个维度:
l 意识到一整套环环相扣的批判性问题;
l 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方式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
l 有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批判性问题的强烈渴望。
我们常见的思维模式——
如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前者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越多,你就越能体会到这个世界千头万绪,为今后开展更复杂的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后者带着不断提问的态度读书,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
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前者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后者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价所有的断言和信念,尤其是对自己的信念加以评价。
当我们理性地认识到这几种思维模式的利弊,我们就会趋利避害地切换使用。
学习批判性思维这一技能,我们的目标就是不断追求更好的结论、更好的信念以及更好的决定。在社交时运用批判性思维,,能做到平允公正、深思熟虑地阐述自己观点。把他人的观点有机融入自己的立场中,并有分寸地把控我们的语气。保持高效讨论,让我们有可能被他人听见,在互动对话中学到更多东西。
第2章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分享人:南京市钓鱼台小学 缪青
第二章的主题是帮助批判性思维者,练习找准论题和结论的能力。
论题,激发讨论的问题;结论,作者对这个问题所持的立场。描述型论题,关于各种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描述准确与否的问题。规定性论题,关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问题。
寻找论题的方法,开头或标题出寻找,通过提示性的语言寻找。
寻找结论,有的会直截了当地说出结论,有的要根据作者的种种观点,推断他们想证明什么。
找到结论的5条线索:
l 问问论题是什么;
l 寻找指示词(因此、表明、由此……);
l 有可能的位置查看一下(开头或结尾);
l 记住结论不是什么;
l 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作者的背景。
第3章 理由是什么
分享人:南京市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 张淑环
这一章的学习目标是:
1) 认识论证中理由和证据的作用。
2) 理解论证的属性。
3) 区别理由和结论。
所谓“理由”,就是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信念、证据、隐喻、类比和其他陈述。这些陈述是构建结论可信度的基础。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理性,其主要标志就是看他的各种信念是否都有适当的证据来支撑,尤其当这些信念有一定的争议时更是如此。
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理由,主要取决于论题的类型。很多理由都是提供证据的一些陈述。这里所说的证据(evidence),是指人们用作证明的一些具体信息,以证明他们想宣布为真实的某件事。
立论者往往会利用很多不同类型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观点。这些证据包括事实、研究成果、生活实例、统计数据、专家或权威意见、当事人证言以及类比等。
结论本身并不是证据,它是一个由证据或其他信念支持的信念。在写作或演讲时,一定想把读者或听众放在第一位。需要使他们清楚地了解你的结论是什么,你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所以,你要向他们展示你的理由。
另一个帮助读者找到论证的方法是为他们提供一份蓝本。所谓蓝本,就是相关文章或演讲的提纲或内容梗概。
第4章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分享人:南京市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 张淑环
这一章的学习目标是:
1) 意识到大多数字词有多重含义。
2) 说明在批判性地评价一个论点之前,发现字词意图表达的精确意思的重要性。
3) 展示如何说明模糊性亟待澄清。
千万不要以为某个词的含义众所周知。这样很容易就会忘记不同文化、不同经历和不同思想之间存在的巨大分歧,所有这一切都会给词语添加一层层的含义。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有以下的建议:
要时刻警惕歧义。要完成这一任务,最好采用反串的方法。当你留意到某个潜在的歧义时,反串能让你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尽量采用一个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或一个持不同政见的人的思维框架。从另一个人的视角来探究你的论证,可能会把你的注意力吸引到你之前并未意识到的不明确的地方。
写作本来就不是一种完全孤独的活动。要避免以为关键术语的意思众所周知,应展开一场对话,把结论和理由拿出来和别人分享,比如朋友或同学。要鼓励他们多提些问题,注意他们使用这个术语的方法是否与你有明显的差别。
一旦你判断自己的论证里有个词意思不明确,一定要解释清楚。在说服别人接受你的结论和理由之前,一定要确保读者和你面对的是同样的结论和理由。如果害怕自己的表达不明确,那就仔细界定术语。
第5章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书中说:“在所有的论证中,都有一些写作者认为理所当然的特定信念,通常情况下写作者不会将这些信念明说出来。就像你必须挖掘词语所指的含意一样,你也必须通过阅读字里行间的内容来找到假设。这些信念是论证结构中无形的重要纽带,是将整个论证连接在一起的粘合剂。”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都是指论证中没有明说出来的观点或信念,但写作者认为其是理所当然的,并用来支持外显的论证。他们不同的是,价值观假设是指对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信念,而描述性假设是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信念。要学会提问,就要学会去发现那些可以把论证中相关部分粘连在一起的隐形粘合剂,因为他们对决定结论有较大影响,对指向一个特定结论的理由而言是必要的。
书中说:“在寻找假设时,你的任务是通过填补缺失的纽带来重建论证的过程。你需要补充一些观点,让立论者的论证显得‘有道理’。”
要寻找论证中的价值观假设,可以把立论者的背景作为线索,也可以把可能发生的后果作为线索。另外价值观假设是指在特定情况下,认为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的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所以在寻找价值观假设时,也可以利用反串的形式,把自己放到反对立场去衡量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要寻找描述性假设,就要不断思考结论和理论之间存在的鸿沟;要寻找支撑理由的那些没有明说的想法;要让自己站在写作者或发言者的立场上;可以让自己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去寻找。
第6章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分享人: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 杨萍
书中说:“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主要目标,就是判断结论是不是强有力,或者判断它的价值是大还是小。”
第五章的重点是找出假设,然后思考其质量高低。因为假设是指论证者认为理所当然的观点和信念,所以它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要对论证的价值大小或质量高低做出更加直接明晰的判断,就要将破铜烂铁和真金白银区分开来,特别是要识破论证过程中的一些小花招——“谬误”,要学会“判断交流者的论证是否依赖于错误的或高度存疑的假设,或交流者是否在通过逻辑上的谬误或其它他带有欺骗性的论证形式来糊弄你”。
论证中的谬误有很多种,即使我们不能记住所有这些谬误及其名称,但是我们可以用提问的方法,或是在假设中识别谬误。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会知道一旦立论者出现下列任意一行为,你就应该拒绝接受他的论证。
第7章 证据的效力: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陈述
分享人: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 王双
印象深刻的文字:
我们想知道:作者的证据是否为其断言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因此,我们在开始评价证据时就要问:“证据的效力怎么样?”我们要一直在脑海深处铭记,没有哪一种证据可以像灌篮那样一锤定音、一劳永逸。你总是在找更好的证据,不可能找到完美的证据。
我的读后感:
作为论证最核心的内容,证据在整个论证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章对个人经历、个人观察、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这些常见证据的来源进行了全面剖析和深入研讨:直觉通常缺乏科学性;个人经历容易以偏概全;典型案例因为其生动的细节很有说服力,但是举得这个例子是否有代表性呢?当事人证词引用,尤其是名人名言,我们也不可全信,仍要关注其真实性。可见,一些看似强有力的证据却经不起推敲甚至带有迷惑性,本书不仅唤起了我们对证据效力的警觉和重视,更教给读者甄别证据是否有效的方法,书中的真知灼见的确耐人寻味。
第8章 证据的效力:个人观察和调查研究
分享人: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 王双
印象深刻的文字:
事实上,研究表明,面对大量背道而驰的证据,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想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所以,如果这是你认为你会做的,那么你并非唯一会这么做的人。但是,你可以想象,这样的反应不是一个批判性思维者应做出的行为。在提高写作技能的同时,我们也在检验自己的观点和信念。一些观点和信念经不起真火的淬炼,这不足为奇。没有关系,观点和信念形成过程的一部分就是抛弃那些无效的东西。大多数人希望自己持有经得起检验和推敲的信念。所以,不管你对一个结论的感受有多强烈,或者你多么喜欢你的理由,如果没有足够好的证据来支持你的观点,最好的选择就是把它当成一次学习经历,然后重整行装再出发。
我的读后感:
批判性思维的精髓就在于怀疑,在于精准地求证和独立地论断,看似是吹毛求疵其实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当我们在做科学研究时,我们作为带有主观意识的人,不免会受到个人的价值观、过往经历的影响,让研究带有某种偏见,让结论变成谬误,让统计结果带有欺骗性,即使是高高在上的专家,他也有看错说错的时候,但是这并不可怕,书中教给我们多种独立思考的方法,多项思维体操在启迪智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鼓励读者们在科学研究面前秉着一颗公心,以客观、理智的态度去实实在在地做研究。开卷有益,读此书,让我们真正地思考,这,的确是可贵的。
第9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
分享人:南京市后标营小学 孙泽凡
书中说,证据是一种对“事实断言”的证明,不同的证据有不同的效力,某种断言如若有更多有效力的证据,它的可信度才能越高。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证据分为三类:个人观察到的证据、研究报告得出的证据、类比型证据。
个人观察到的证据有时是不可信赖的,它受个人观察水平、表达水平、个体状态、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报告作为证据,经得起验证,受外部影响较小,表述得准确,但仍不能百分百保证其准确率,研究的发现也会出现矛盾,且事实会随着时间流逝发生改变。
类比型证据,即替代原因在某些场合更具备说服力,也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自己遇到的有因果关系的结论进行回应。简单来说,很多问题并非只有一种解释,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质疑来发现某种解释平行的替代原因,以此来发现这个问题的更多解释。这也是我认为我们需要学习的,可以交给学生的一种提问的与证明的方法。
第10章 有没有替代原因
分享人:南京市后标营小学 孙泽凡
为何寻找替代原因能有这样的优势?我想先去证明相关性与因果关系的联系。书中说“因果关系不能证明相关性”。举个例子,“在A之后,发生了B”,生活中我们常常遇见这样的事情,比如“在拜菩萨之后,我考试考好了”、“在复习之后,我考试考好了”,很明显,拜菩萨与考试之间并不是因果关系,它们只是恰好按照事情先后顺序出现了,如果为它寻找替代原因,找不到,或是找到的原因无法立足。而复习与考好存在因果关系,为它寻找替代原因能找到很多。不同的、多样的替代原因能证明某个事物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以此说来,寻找替代原因就是一种向已知提问的行为,这种行为要求我们对已经出现的“断言”不断合理地追问,是一种创造性过程。我们常常担心教学时学生不能提问,不会提问,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么是“与课题关系不大的”,要么是“已经明白了,为了应付老师在明知故问的”。那么寻找替代原因,就是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提问的一种方式。
如何寻找替代原因呢?我认为有三点。
一是思考某个原因是否是唯一的,比如语文上的思考某个人物的形象、性格。立体的人物必然有丰富的性格,以这种角度来思考,再结合自身经验与课文内容,能思考的角度很多。又比如德法上的某个人做得对不对,数学上的不同解法……
二是抛弃偏见,采用多种视角。抛弃定式去思考问题,视野一下子就能打开。
三是解读某类问题时,想到了第一个答案,强迫自己思考“是否还有替代原因能解释这种差异?”努力让自己不仅仅知其所以然,更要刨根问底,用不同的替代原因来解释同一个问题,如果能做到这些,不仅学会了提问,也完整地掌握了这种类型的问题。
最后,以“学会提问”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知道,对待所有问题,少说因果断言(比如这题的解法就是这样或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这些),而是应该多找替代原因,这是我们要指导学生的,也是我们作为学生的模仿对象需要注意的。
第11章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分享人: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 唐隽菁
非常喜欢这本书的编排方式,每一章的开篇,就是学习目标。
本章的学习目标是:
1)认识到论证中信息缺失的必然性。
2)养成提问以澄清缺失信息的习惯。
我尝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进行复述。
l 之所以不能省略重要信息,因为这会影响整个论证过程。
l 哪些信息很重要?作者认为,程序细节,例如参与调查的人数、调查时的措辞、调查对象是否提供了不同答案;替代性技术,如结果相同吗?是否产生更可靠结果?数据;结果,这些重要信息。我们发现,在作者看来,能够体现广泛性、全面性、精确性的信息,就是重要的。
l 在这一章中,“负面视角”“不同价值观”“反对理由”“对立面论据”等,作者时长提及。这就在提醒我们,要关注各个利益方的观点,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正客观。
第12章 能得出哪些合理结论
分享人: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 唐隽菁
这一章的学习目标是:
1)意识到二分式思维的危险。
2)培养灰度思维,而非黑白思维。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二分式思维?作者是这样表述的:“这种类型的思维往往假设一个可能存在多种答案的问题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持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总是看到和提到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好像天下所有问题都只有两面一样,这种习惯对我们的思维具有毁灭性的破坏效果。”如果用我们通俗的话说,那就是非黑即白,也就是学习目标2中提及的“黑白思维”。可我们所面对的真实世界,是多样的,多元的,多彩的,不可能非黑即白。
那么灰度思维是什么呢?作者认为:“灰度思维是一种反思型思维,致力于探索用‘是’和‘不是’之外的其他方式回答复杂的问题。非黑即白的思维看似迅捷而令人满意,但当我们对黑白答案的混合体视而不见时,我们就误解了通往对后果的明智考虑和可能的成就的路径。”也就是鼓励我们看到更多可能性。这样才有利于得出合理结论。
目前还没有理解,本章的标题与内容之间的联系。要不,是译者翻译的问题?羡慕老同事唐晓欣老师,她都是看英文原版书的。
第13章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分享人: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 唐隽菁
本章的学习目标是:
1)分析批判性思维的多重障碍。
2)认清提出批判性问题导致他人不适、快思考、信念固着、答非所问、自我中心和一厢情愿的想法的危险。
作者的这句话非常重要:“正确提问带给人不快。”之所以会给人带来不快,是因为它背叛了我们的思维习惯,我们习惯于信念固着,因为坚信某件事而固步自封;习惯于晕轮效应,仅仅因为某人身上有一个积极或消极特征,就将这一特征与他的一切联系起来;习惯于可得性启发法,只根据最易获得的信息形成结论;习惯于自我中心,把自己的经历、观点、需求排在首位;习惯于一厢情愿,仅仅因为我们认为很多事情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就相信它们确实不是这个样子。
应该怎么做?作者建议我们要放慢思考的脚步,设置“减速带”,常常问问自己:“我到底依赖什么来支持我的信念和结论?”“我相信这件事是真的是因为我希望它是真的,还是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它是真的?”
作者希望我们拥有批判性思维者的基本价值观,即自我决断、好奇心、谦恭有礼和对好的论证的尊重。
作者眼中的批判性思维者是怎么样的?4点特征:
1. 博览广识,涉猎广泛;
2. 以愿意接受的姿态对待他人的观念,但以质疑的态度来确认该信念是否有强有力的支撑;
3. 迫使自己寻求和尊重对其主张的真相的多种思考方法;
4. 以理由和证据作为决定的依据。
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