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天气微寒,阳光正好。张齐华名师工作室以及唐隽菁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锁金新村第一小学报告厅,开启了一场深度卷入的社会化学习研究之旅。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江苏省教师干训中心研修发展部主任魏洁老师、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余夕凯副校长、玄武区小学数学教研员谭少春老师,参与了本次研训活动。
上午的研讨活动,由锁金新村第一小学姚晶晶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工作室主持人、江苏省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进行了一场《社会化学习:内涵、意义与行动路径》的专题报告。从“什么是社会化”到“什么是社会化学习”,张特带领大家一起厘清社会化学习的内涵,确认社会化学习的特质,和同伴学习、向同伴学习、为同伴学习。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阐述了为什么要开展社会化学习,遵循儿童学习的基本规律,实现每个儿童的深度学习,促进社会素养的整体发展。最后,与大家交流了社会化学习的课堂框架及内在学理。
江苏省特级教师刘桂芹老师结合自己两个月的社会化学习历程,与大家分享了《社会化学习:一个独立教师的班级行动》。在社会化学习开启前,刘老师做足了准备:理论学习、观摩视频、拟定计划、动员培训等等。在社会化学习展开过程中,刘老师精准把握有效分组的原则,异质均衡、民主集中、动态协商、政策平衡;通过集训指导、观摩指导、多重激励来培养组长;通过观摩学习、具体指导、反复操练来培育组员。刘老师善于反思,不断优化措施,坐向调整、多样评价,形成闭环。
北京东路小学吴贤副校长,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课始,吴老师结合学习单友情提醒了小组共学的主要探讨点。在组内质疑深化环节,吴老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和分层。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假设的策略”,学生体会到有两个未知量,需要用到假设的策略。接下来解决的问题是“两者之间无关系,可以用假设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释“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就是转化的桥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解释。引导学生类比方法,进一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最后探讨“如果有3-4个未知量该怎么办”,延伸思考怎样更加合理地进行假设。
锁金新村第一小学唐隽菁校长,执教《为什么是不可出国出境文物》。唐老师身着六朝博物馆的志愿者服装,提供背景资料引发学生自主质疑,“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为什么是不可出国文物”。唐老师首先采用“112”形式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再组织每组的4号成员进行全班交流。提出补充问题“唐代工艺的文物为什么出现在了东吴的大墓里”,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在大国工匠的动手实践环节,唐老师提供了两级不同的脚手架,请学生小组协作模拟“釉上彩”和“釉下彩”,产生争议——形成猜测——实验证明——得出结论,我们再次近距离感受到别样的共同学习样态。
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上午的研讨接近尾声,余夕凯校长对上午活动进行了点评。儿童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孩子为什么最终能走向自然协同的样态?我们欣喜的看到,社会化学习催发着教师育人、跨学科整合,研究团队成长三个层面的变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学科模型。余校长用四句话评价了社会化学习的研究,理性的思考,低调的行走,悄然的变化,未来的期许。最后,他也提出了建立长效的跟踪机制,如何进行有序的成果推广的建议。
下午的活动,由北京东路小学阳光分校的王江副校长主持。
第一节课,由张齐华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课前交流,张老师通过创意的板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跨越山坡,从数的世界来到字母的世界。课始,对接下来的组内共学进行友情提醒,识别同伴的困难,给予精准的指导。在质疑深化环节,张老师首先解决的是组内激烈碰撞的问题,“字母可以表示数量,表示关系可以吗?”还原小组碰撞现场,学生自由表达,适时追问“爸爸的年龄可以用c 来表示吗”,“b+26表示数量吗”,显化学生的认知冲突。接下来探讨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引导学生到任务中找答案。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学生感受到字母的强大,实现由具体到概括,已知到未知、特定到变化的逐步跨越。
沙龙研讨环节,主持人张齐华老师对参与社会化学习的学生、学生家长、实验教师及校长进行访谈。成尚荣先生也饶有兴致地加入了沙龙讨论,“你们在教室里学习,为什么是社会化学习”,我们听到了孩子最朴素的声音“我们是在共同讨论,共同学习”。从家长的言谈中,我们了解了他们从质疑到坚定支持的心路历程,成尚荣先生指出社会化学习一定要有家长的卷入。姚晶晶老师从实验教师的视角与大家分享了学生的变化,唐校长分享了3个校园的小故事,从管理者的视角谈如何看待社会化学习。
接下来,工作室小伙伴们从学科团队的建设、学校的全科行动、乡村教师的尝试3个不同维度与大家进行经验分享。姚晶晶老师分享了《社会化学习:一个学科团队的集体行动》,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群体>个体的“协同效应”,姚老师首先分享了为什么要开展基于团队的集体行动。诚然,实验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价值的认同、个体的差异、如何保持持久动力,能否保障质量,怎样满足需求。锁一女团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基于问题进行研讨形成了策略。姚老师详细介绍了如何开展基于团队的集体行动,工具先行,部署规划;每周一“研”,确保质量;每周一“文”,激发能量;每月一“晒”,特色互补;每学期一“展”,满足需求。
逸仙小学吴卓校长,为我们带来了《社会化学习:一所学校的全学科的整体行动》的分享。吴校长介绍社会化学习在学校的全科整体行动,最初只是单纯地来源于一次教师的吐槽,来自语文老师的好奇。接着阐述了全科行动的四个路径,路径之一:种子的培育,为全学科的行动蓄势。从年轻教师试水,手把手地指导,加上任务驱动,种子发芽,慢慢成长。路径之二:实验田的培育,为全科的行动奠基。成熟老师也开始了试水,实验着,实验着,语文老师也想来试一试。路径之三:专家介入,为全学科的行动赋能。专家教师示范课,孩子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让课堂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收获了语文老师的认同与行动。路径四:要素的把握,为全学科的行动护航。把握社会化学习的核心要素,学习单的研制,提问力的培养,合作时间的保障,合作能力的培育,努力静待花开。
同仁小学马丽丽老师,为我们分享了《社会化学习:乡村教师的困境与行动路径》。剖析乡村教育相对普遍的现状,马老师阐述了为什么乡村孩子需要开展社会化学习。通过一大群乡村教师和社会化学习牵手的案例,我们真诚地感受到老师们扑面而来的热情与投入,一个又一个不断壮大的神奇QQ群,一个又一个老师自发地在键盘上敲打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乡村实验教师的留言中,我们欣喜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感动于学生之间的主动互助。针对老师们的担心困惑,马老师逐一来支招,用教材替代学习单,组内共学时间逐渐增加,持续培养七大学习力,学习共同体建设既要放样展示,也要跟踪指导。
最后,工作室成员认真聆听两位大咖高屋建瓴的点评。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肯定了张齐华老师带领团队进行的社会化学习是非常真实、落地的研究,抓住了教育的本质,一一点赞今天每一位教师的课例展示和经验分享。他认为应该以更大的格局,来认识社会化学习的意义。基于立德树人的背景,社会化学习找到了落实学科育人的切入口;基于双减视域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养,社会化学习为课堂生活的重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社会化学习是具有前瞻性、普遍性、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改革探索,值得推广。同时他也提出了两点建议,社会化学习强调共性与合作,也不要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社会化学习最高境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肩负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
江苏省特级教师魏洁老师讲述了她对学习小组活动的观察,发现社会化学习中学生不仅有共同的问题,也有个性化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同伴交流中解决了问题,又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再次带着问题离开课堂。看到了一个内向的孩子如何在社会化学习所营造的安全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看到了孩子们在社会化学习中主动真诚地帮助同伴,看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多样性。最后,她对省乡村优秀教师高级研修班的老师们也提出了期许,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幸福的播种人。
因为热爱,整整8个小时的烧脑研讨我们不觉疲倦。循着专家的引领,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潜心研究,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