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思维,以人为本——倪晨瑾特级教师走进力小

2021/12/16 21:56:41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倪晨瑾

聚焦思维,以人为本——倪晨瑾特级教师走进力小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对体育学科越来越重视,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及质量也越来越期待。“双减”后的体育课不局限于传授运动技能,更注重学生的运动习惯、性格品行等多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2021年12月16日,南京市力学小学迎来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倪晨瑾老师展示课。

本次展示课的课题为《耐久跑》,倪晨瑾老师巧用寻找数字1-7的游戏,将一节枯燥乏味的自然地形跑变得生动有趣,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积极地参与练习中去。倪老师轻松、愉悦、幽默、诙谐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和教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课前,倪老师借助五年级学生已学的数字——周长知识,让学生将标有数字1-7的标志桶,摆放在各个角落。

在准备部分,倪老师让学生带着“找到适合自己的呼吸节奏”、“每个数字的标志桶分别在哪里”两个问题,进行热身跑。实际教学中,用“吸气”、“呼气”、“1-2”、“3-4”等口令,和学生互动的同时,帮助学生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呼吸节奏。

热身结束后,学生接到了第一个任务——路线。以组为单位,沿着7个标志桶,设计出一个路线。各小组在积极的讨论,认真的思考,合理的规划。

各小组根据自己设计的路线,进行一次的“打卡”任务。倪特提醒学生,在“打卡”时,要调整呼吸、小心台阶、学会礼让,注意安全。

各小组之间交换任务单,各小组按照任务单上的路线,进行一次“打卡”任务

考虑到不同能力的同学,倪老师将第二个任务设置为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打卡的个数。勇于挑战自己的小米粒们更多选择了“打卡”7个点的任务。倪老师表扬挑战全程的同学,陪伴选择“打卡”数量偏少的组进行“打卡”任务。一举一动间,透露出倪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鼓舞和关爱。

第三个任务——方向,学生重新回到最初的分组,由组长带头进行四个方向的跑动。

倪老师给出填空题:()跑,请学生在括号内进行填空。引出本节课学习重难点摆臂有力,学会呼吸。

最后,在轻快地音乐中,倪老师带着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展示课后,倪特和张晨主任、力学小学体育组全体教师以及各校教导主任进行融合式教学专题研讨。力学小学体育组的各位教师就《耐久跑》这节课,分享了自己的感想及体会。

张金秋:凛冽的寒风中,倪特的体育课走进力学园,用激情点燃运动场,用高效的教学艺术 ,精妙的组织管理,聚焦思维的创新设计,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智慧的学科融合,强大的人格魅力,选择、规划、合作、自信、坚持,全方位打造学生的身心健康,浸入孩子们和老师的心里,享受体育学习的快乐!

吴郅慧:倪老师的这节《耐久跑》,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由学生自主安排练习场地,自主设计练习路线、活动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充分的做课堂的主人。课上调动无痕、组织无痕,自然而然。能及时抓住课堂的生成对孩子进行适切的引导与思想品德的教育,关注学生多维度发展。真正做到了用教材育学生,简约而不简单。

杨加伟:倪老师的《耐久跑》是一节有温度的课,课的设计基于孩子们的生活常识,一切都在自然而然的发生,孩子们甚至是听课老师都沉浸在课堂中。其中,各个环节的设计都能够激发孩子的挑战欲望,每个环节都会突破我的预想,把整个环节串联起来才明白其中的奥妙。正是倪老师把儿童看作是课堂的第一要素,每个环节都把孩子的观点表达、运用和展现出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激发出挑战的欲望。润物于无声,育人于无形,是一节非常好的课。

陈源:倪特送来《耐久跑》一课点亮寒冬中的力学园。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我的观课感受:
1.跨学科融合。倪特开篇以数学问题“周长”,建立学生的平面、立体的空间概念,课中不断的变化形式的耐久跑,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以儿童为中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领跑,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运动中建立自信心,敢于挑战的勇气和毅力;
3.规则意识,渗透德育。倪特通过丰富的语言、肢体表达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能够及时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尤其是关键时刻的品德教育。
4.教师个人魅力。精彩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付出,在教育岗位耕耘30年的倪特,始终带着热爱、真情投入其中,以教师的优秀带动学生的优秀,教师的魅力鼓舞学生的发展。

张烨:今天有幸能够听到倪特的耐久跑公开课,在倪特的课上,我觉得让我学习最大的一点,就是能够从头到尾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自主力。从前期的摆放七个点的标志桶,利用数学的几何平面知识,让学生开动脑筋,在脑海之中建立7点模型。再到课的基本部分,倪特不断地抛出“彩蛋”,以命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来设计跑步路线,同时进行小小的圆桌会仪,讨论如何设计适合你们自己队喜欢的路线,我觉得这一系列的课堂思路,第一:让学生调动思维,第二:也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不断地跟着老师的思维路线,一起走下去。第三:课堂的教学质量直线上升。最后,倪特说:“我们要让学生做主人,真正做到人在课中。”这告诉我们青年教师,要上好平时的家常课,多备语言和评价,多多走进儿童,多去了解儿童,这样才能上出最真实的课。

陈雨婷:今天很有幸学习了倪特的一节课,倪老师的教资教态语言组织都是我们新教师要认真学习的。这节课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很多,老师在体育课上入了数学语文学科元素真正做到了学科融合,利用研究单让学生自己设计路线为他人设计路线高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细节上注重学生品德的培育,并在课的始终上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再将课堂融入生活经验。这堂课还让我切实感受到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使学生在一堂短短的体育课上学习运动技能,培养健康行为,培育体育品德。                                                

吴静娴:作为今年新入职的教师,很荣幸能参加倪特的展示课。本节课仅使用7个标志桶,却让每个学生都乐在其中,生动、有趣的课堂,令人敬佩。回顾整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有:(1)各学科间的紧密融合。倪特借用数学的周长、平面等知识,让学生自主进行器材排放。(2)巧妙的教学设计。在小组自己规划路线时,倪特在每个小组的任务单上都规定了不同的起点,让学生发挥想象的同时,又防止各小组同时选择一个起点,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安全。(3)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看,6号标志桶自信的‘长’在篮球架上,所以我们也要有自信”、“给任务完成的自己鼓鼓掌”、“有绅士风度”,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开朗和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的态度。

之后,倪特针对今天的活动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及建议。

1.聚焦思维。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思维导航,课后收集学生本节课的总结反思,了解学生在这节课上收获了什么,学生在这堂课上面思维做出了那些变化。现阶段,体育学科也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引导学生用发散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2.以人为本。作为教师,引导学生站在课堂中央,因为我们培养的就是这一批孩子,他们就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能够拥有“带着走”的能力。借助思维的翅膀,进行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同时结合体育学科特点,思考可以带给孩子什么。

3.生活化的拓展。生活是起点,也是终点。在教学设计时,让孩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在课堂中所学到的技能及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丰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4.立德树人。体育课是真矛盾的产生,有竞赛就会产生矛盾。体育教师借助体育课真实情境的先天优势,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德育教育。在课堂上,要捕捉真实的细节,对学生进行品行的反馈。

倪特说——

深耕课堂,改革在路上;

学科融合,聚焦在素养;

跨界学习,创新是方向;

思维导航,核心是成长!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