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学习汇报展示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小学数学展示活动札记
4月15日上午,首期“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小幼特教组(小学数学)第一次小组活动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二楼报告厅盛大举行。本次活动由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余夕凯副校长担任学术主持。
活动伊始,玄武区教育工委沈峰书记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词。沈书记首先感谢了各位专家对张齐华老师和玄武小学数学团队的信任和认可。
沈书记在致辞中提到,教育名家的魅力在于他的思想,教得明白,想得明白,才能让学生学得明白,教育名家更大的魅力在于他的实践,在于如何把这样的思想在课堂上落地生根。
沈峰书记真诚地期待今天张齐华老师团队的“社会化学习”研究项目能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通过此项目去推动玄武课堂的研究发展,助力全区教师的共同成长。随后,活动正式开始。本次活动,分为上午场和下午场。
上午场的第一项内容,由工作室主持人、社会化实验团队领衔人,同时也是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张齐华进行了一场《如何让同伴学得更好:社会化学习的一种视角》的专题汇报。
张老师从“我们为何要倡导‘社会化学习’;什么是我们理解的‘社会化学习’和我们如何开展‘社会化学习’的探索”三个维度,详细介绍了社会化学习的整体构架和研究思考。
一年多来,张齐华老师带领实验团队的近100名实验教师,深耕课堂,对实验项目展开了全面的实践研究,前后共设计出300多份学习单,经历了1200多节实验课,录制了20多节完整视频样例课以及200多个组内共学视频。
这些素材的积累,为进一步研究社会化学习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改造学习场景,分析结构要素,寻求理论支撑,一步步将“社会化学习”探索推向深入。
随后进入课堂教学环节,北京东路小学的青年教师吴晶晶和她们班的孩子们为大家带来了五年级的《和的奇偶性》一课。这是一节具有明显“社会化学习”特色的教学展示。
在长达15分钟的团队共学环节里,学生们的学习潜能被充分激发,生生之间的互助互学体现充分。期间,更有几位专家走进了小组当中,近距离的观察孩子们的学习,亲自感受到了社会化学习给课堂带来的巨大变化。
接下来的沙龙研讨环节采用了六顶思考帽的研修方式生动展开,在张齐华老师蓝色帽子的主持下,教育家小组成员、来自南通市的特级教师严亚雄、工作室核心成员逸仙小学的吴卓校长、小营小学的宋洁副校长和授课教师吴晶晶老师共同戴起了红帽、白帽、黄帽、黑帽。
先后围绕“实验前真实的情绪和直觉;课堂上看到的事实和分析的数据;感受到研究项目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对此项目的批判和质疑”,从不同维度畅所欲言,结合自己的观课感受和研究的心路历程,充分表达了对“如何让同伴学得更好”这一主题的深度思考。
之后,“社会化学习”实验团队的三位核心成员承接了沙龙的研讨话题,从绿色的创意角度进行了《如何让同伴学得更好:来自社会化学习研究共同体的经验》研究分享。三位老师从不同的视角各自介绍了在实验过程中的经验或体会:
第一位分享者姚晶晶老师以社会化学习中的学习单为例,讲述了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精心提炼出:画图、提醒、追问、多元四种核心策略,每一种策略都辅以丰富的学习单素材,从中可以看出姚老师在研究过程中所进行的大量实践、积累的丰厚经验以及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思考。这些策略为实验教师进一步在班级开展深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支持和帮助。
第二位分享者江晓丽老师从一段随机拍摄的“组内共学”的片段切入,呈现了社会化学习样态下,课堂里的组内学习正在真实发生。在这个片段中,孩子们的精彩辩论引起了老师们的充分关注,而江老师对这个对话片段的深度解读则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最后一位分享者马丽丽老师则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大家讲述了实验过程中发生在她们班级里一位普通儿童平凡而又特殊的成长故事。马老师详细的介绍了主人公的人物背景,并通过访谈、分析、追踪等多种方式对事件进行生动的介绍。在这段介绍中,既有温情的关爱,又有理性的分析,更有深度的思考。这个事例,很好的印证了社会化学习对儿童成长的巨大塑造作用。
三位老师的发言有深度,有温度,让与会老师看到了学生在共学中的成长。正如马丽丽老师所说的:孩子们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她们心里装着小星星,所以生活就会亮晶晶,但愿孩子们的天真可以充满整个宇宙。
在见证了上午的社会化学习课堂并听取了团队成员的汇报分享之后,下午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中,三位重磅级专家现身现场。他们分别是:南京师范大学喻平教授、南京大学汪霞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他们以《如何做更科学的研究:以张齐华团队“社会化学习”实践研究为例》,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度点评。
三位专家充分肯定了张齐华老师所率领的社会化学习团队一年多以来所进行的真实验、真研究对于改变课堂、发展学生、推动教师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
看到了团队成员为此所做出的积极尝试和努力探索,看到了实验进程在不断推进,实验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无论是孩子们的课堂学习生态,还是成员们所呈现出的各种研究成果,都让几位专家耳目一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本着对社会化学习的高度期待,三位专家在点评时也对这项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及建议:
比如是否能进一步的厘清“社会化学习”与“小组合作”之间的关系;在追求学习方式社会化的同时能否也关注学习内容社会化;“让同伴学得更好”是否可以转变为互惠范围更广的彼此“共同进步”等。无疑,专家们的指导让投身于教学实践的我们有了更高的目标追求,深化了对实验项目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下午场活动的第二项内容,由南京师范大学的谭顶良教授进行了一场《遵循学习规律,实现增效减负》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谭教授详细阐述了学习的基本规律、练习率、差异率以及愉快教学等诸多与学习本质密切相关的重要规律。这些学习规律,正是社会化学习实验所需要的心理学方面的专业指导。
活动的尾声,担任主持人的玄武教师发展中心的余夕凯副校长对整场活动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余校长在对诸位专家、领导表示衷心感谢的同时,也对社会化学习实验研究寄予了殷切希望。希望这项实验能更深入的走下去,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成长,让儿童教育展现更多的美好,让未来塑造更多的可能性。
前方的路,或许注定了并不平坦。但我们,心怀理想、手持希望。即便万物都有裂痕,但,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我们坚定的相信,投身于社会化学习的我们,一定是对它充满了热爱的。那么,将喜欢的东西留在身边,这便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意义!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
江苏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陆志平,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任董洪亮,
南京师范大学喻平教授,
南京大学汪霞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谭顶良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俞明雅博士,
玄武区教育工委沈峰书记,
江苏凤凰报刊出版传媒朱凌燕副总编,
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余夕凯副校长,
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谭少春老师,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孙双金校长,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曹海永书记,
全体“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管理组培养对象成员。
此外,张齐华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实验团队的部分教师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