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Unit 3 Online tours Reading 2

2021/4/7 10:38:21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教学课堂     发布人:马黎

  2021年3月22日,“基于学情的初二教学研讨”活动在南京市科利华中学(紫东分校)开展,来自南京市初中英语马黎名师工作室的刘春艳老师执教了《英语》(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3 Online tours Reading 2。
  本节课探究如何基于导游解说词这一语篇和单元主题意义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实施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教学,从而实现学生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活动。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有关话题的相关知识,深化对主题各个维度的认知与理解,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以下是工作室成员,来自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刘春艳老师的教学课例。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阅读第二课时。在本册书前两个单元Past and present和Travelling基础上,本单元聚焦电脑网络,围绕网络拓宽视野,旨在引导学生以在线旅游的新方式了解世界,从而促成本册书Module 1主题Travel in time and space的意义探究。单元主题为Online tours,涉及的话题是在线旅游,属于人与社会的主题语境。

  本课时的阅读语篇是介绍“八小时环游世界”这一网站的导游解说词,素材包括一篇说明文、一个网页和纽约三个景点的实景图。文本结构清晰,框架完整,文章开头和结尾段落介绍了网站的使用方法,主体五个段落以导游Robin为视角介绍纽约华尔街、时代广场、中央公园和百老汇这四个景点,段落重点突出,是导游类说明文写作的良好范本。

  学生在阅读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对文本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相关主题背景知识有了一定的建构,词汇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基于以上,结合授课班级的学生层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梳理和回顾“八小时环游世界”旅游网站,借助flow chart总结归纳纽约的结构化知识,并迁移运用于上海的介绍。

  2. 基于情境,结合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学习关于景点介绍的词汇和表达,关注导游直入主题、简洁明了等语言特点,并感受、总结、运用于谈论自己家乡—南京的主要旅游景点。

  3. 进一步理解网络对于了解世界的意义,并实际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4.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南京的旅游景点,根据地理位置进行有次序的介绍,最后进行读后写作,完成网站上南京这一城市的介绍。

  上述目标以活动形式开展实施,强调学习过程,关注建立结构性知识并迁移运用,鼓励学生以全新的方式了解世界,实现对人与社会这个主题语境更深层次的认识,具体探索路径如下:

  1.引领话题,交流共享促进语言学习

  本节课的一开始通过自己家乡的介绍视频启动话题,视频是标有文字介绍的景点图片合集,学生在感受美景的同时激活已有图示,以此展开Free talk,引入话题,呈现“八小时环游世界”旅游网站,借助What places of interest in New York do we visit?启发学生回顾文本主要内容。在拓展阅读环节,以旅游网站游上海为拓展阅读活动内容,提炼flow chart。在写作环节,以旅游网站游南京为活动内容,在欣赏“南京图鉴”视频游览南京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要介绍的南京景点并完成flow chart,然后小组写作、选择图片完成网站上对于南京的介绍。整个语言的学习活动都是在话题范畴内的交流激发和共享。

  2. 解析文本,提高学生文体架构与语言欣赏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学生的语篇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本节课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点是基于语篇的语言学习、紧扣思维品质培养的文本深度解读、围绕主题意义的探究这三方面。本课以文本为语言学习背景,以New York,Michael Ball等拓展人文素材为语言训练的材料,提高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基于语篇的语言学习文章都有特定的组织结构形式,对文体的解析首先应着眼于宏观组织结构。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学生得以梳理说明文的语篇结构;通过阅读关于上海的补充语篇完成flow chart,学生得以实现迁移运用。在建构语篇主题与内容支架的同时,指导学生关注导游类说明文语篇的微观组织结构,通过推断语言背后隐含的意义和功能,欣赏文本特色语言,提高对此类文体词汇和表达的准确度。

  3. 聚焦思维,开展提升能力的读写探究活动

  主题意义的探究作为英语学习活动的核心任务,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多元的文化视角,实现教学的育人功能。

  在本课中,探究活动尽力展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注意通过不断的反馈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本堂课中既可以梳理已了解的相关知识,又能整理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形成一定的迁移,从而通过语言学习增强高阶思维能力,实现话题学习的关联性和延展性。学生的结构化知识得以完善,对信息的识别力、理解力、推断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以难度适中、语言简洁的材料为依托,探索篇章内显性衔接;从“Here we are… ”、“Let’s …”、“Have you heard of…”等特殊表达句式把握此类文章语言引人入胜的特点,把握介绍景点的顺序;从强调意味明显的just和only等词引导学生模仿使用。在阅读策略上,培养学生体验作者观点、梳理提炼结构、赏析语言、对比分析、反思总结等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创设语境,促成语言能力提升后的迁移写作。

  从现场学生生成看,学生各环节表现达到预期,课堂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仍然有困惑:

  首先,基于主题意义的说明文第二课时阅读课是否有更纵深的探索。在本课实施主题意义探究教学时,本人一直试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来培养学生语言理解和表达功能,但除了文体解析、语言学习、能力提升,如何推动学生对主题探究的深度学习,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以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其次,旨在提高能力的语篇解读能否实现对文本价值的更深层次挖掘。本节课上,本人着力于立足语篇,从宏观、微观解读文本,同时选取恰当的点来设计由浅入深的学习活动,但是能否借助教学活动实现对文本的更多元理解、更多层次加工,完成与文本作者的深度对话,仍然需要探索。

授课教师简介

  刘春艳,南京市初中英语马黎名师工作室成员,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第五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教学能手。曾获教育部“一师一优课”评比部级优课、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多次承担省、市、区级公开课及讲座,所撰写文章发表于《中小学英语教与学》、《基础教育研究》等期刊。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