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日下午,南京十三中“南京市名师工作站(高中语文):曹勇军名师工作室”召开第一次会议。来自南京市十二所学校的15位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始,曹老师介绍了名师工作室的成立缘由及建设目标。工作室将以“高中语文高品质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中心课题,对新课改进行深入研究,致力于培养新一代名师,预期在三年内达成“六个一”的建设目标,即一个设计方案(独具特色的成熟的校本课程设计方案)、一篇论文(每年至少一篇省级以上公开发表的论文)、一本专著、一个论坛、一个联盟(各个学校优势互补的高效联盟)和一个网络工作站。
接下来,名师工作室各位成员发表了自己对于“高中语文高品质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的思考,并提出了有效建议。针对校本课程开发、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与困难,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来自南师附中的张小兵老师认为要推进校本课程的优质化,应该在内容及实施策略等方面多下功夫,一切探索都应基于实践。二十九中邱兼顾老师介绍了自己开展的“学生开设文学讲座”等特色课程,认为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可以有多种形式。中华中学王玉忠老师认为特色课程应该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课程,既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气”。宁海中学刘宏业老师结合对“品质语文课堂”的探索谈了对工作室中心课题的看法,表示将珍惜这一平台,继续深入研究。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王毅老师表达了对曹老师组织的“经典夜读小组”的赞赏,认为这就是一个独具特色课程。同时,王老师提出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曾遭遇的种种困难,引起在座诸位老师的共鸣。我校石群英老师介绍了自己开设的“论孟选读”校本课程(该课程曾在南京市特色课程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她介绍了该课程的实施经验和已有成果,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规划和展望。武健老师针对工作室开展课程研究的方式提出了宝贵建议,认为可以选定几个专题,工作室的老师们共同研讨,增进交流,提高课程品质。一中的魏荣葆老师建议以一所学校为实验校,一个学期集中打造一门优质课程,可分成若干章节,工作室成员分工合作,以课程设计、案例教学、总结反思等形式进行探索。金陵中学牛德勇老师结合自己多年以来的实践,认为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一个操作性强、容易推广的有效途径。我校王夫成老师介绍了十三中语文组在校本课程建设上的一系列经验和成果,认为应丰富课程的形式,例如以“活动课程”、“班本课程”为依托提升课程品质。我校邢诗薇老师以自己开设的“戏剧欣赏与表演”为例,表达了对“如何将校本课程与常规课程结合起来”的困惑与思考。雨花台中学的梅岚老师认为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开发建设课程的过程中,这一平台将起到“优化、整合、拓宽、推广”的作用。
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曹老师对课程的含义和价值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课程的形态极其丰富,除了正规的课堂教学,还可以采取大型活动的形式(如我校的三大学习节)、班级或小组活动等方式(如《高三十班在六楼》、经典夜读小组),应从多个层面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拓宽课程开设方式,形成健康、健全的大语文格局。
会议最后,名师工作室明确了活动开展的制度,确定了举办主题研讨、开设假期培训学校、网络平台交流等研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