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与教师相应教学行为的评价研究 》
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整合教学资源,遵循“以人为本”宗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生本教育”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素质教育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我们认为,“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正是新课改倡导的一个落实“生本教育”的新理念,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学习场”,更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生命场”。所以,构建开放的、互动的“生成性”课堂,尊重学生生命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到课的设计中来,加强课堂的动态变化,是对课堂实质的一种回归和深刻认识。
新课改以来,虽然出现了很多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策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重视教材中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轻学生的状况的现象。学生仍然学得被动,学得辛苦,表现为:课堂上学生参与不积极,思维不活跃,学习被动、机械,学习效率低下等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独立的思维习惯,缺乏个性化的学习品质,没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导致学生厌学、高分低能、无创造精神等恶果。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教师,“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我们的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虽然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总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任凭那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问题意识这种教育中最值得重视的观念却被忽视,不仅造成了教育效益的低下,且养成了学生被动、服从、趋同的习惯,丧失了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这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去甚远。
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的数学课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这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一种缺憾。因此,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是当前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新课程理念强调,师生之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师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语)。很显然,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师生之间建立了共生互学的关系,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经历着的一种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智慧和潜力的发挥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验探究的快乐。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心灵始终处于探索之中。他们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对话、交流中,分享着彼此的思考与经验,交流相互的情感与体验,提升着各自的认识与审美,这样的课堂充满了鲜活与灵动,透射出生命的活力。因此,要改变这种不利于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时期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引领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师生进行共同创造的过程。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显然出乎教者的意料。教者及时抓住这即发、生成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合理的、更能体现本课堂教学风格的,提高教学效率的回应,突破原先设计教案的束缚,引导学生思考、争辩,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有关数学和语文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策略研究从2005年开始,各地陆续已有,而中学科学教育界对此关注甚少。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早就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嘉兴实验小学张晓萍老师曾下过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她认为科学课正在从“古典乐”转变到“爵士乐”,古典乐追求演奏的预成性,忠实性和精确性,而爵士乐则追求音乐的生成性和现场性。她认为应该恢复科学课堂的特异性、原创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了学生的发展对课堂进行临场的发挥和创造。追求科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积极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内在生命活力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生命活动、自我价值得以表征与实现的需要,是教育永恒的、真正的价值追求。那么,在中学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动态生成性的教学,教师如何运用自身的科学素养来解决课堂中根本不可预知的生成性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因生成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目前中学学科课堂教学研究中尚未顾及、缺乏研究,因此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关于教师教学行为问题的研究也已经不少,但从整体上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与教师相应教学行为的研究尚不多见。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学记》中,教学行为就以形态各异的问题出现了,虽然《学记》中并未出现“教学行为”的字样,但在关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问题的论述中已经有诸如“教学相长”的论述,同时我国各代著名的教育家们还在关于教师素质的问题上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甚至出现了象王守仁那样注重顺应儿童性情的教师教学行为主张。如是等等,说明教学行为问题很早就己经借助于其它问题,以经验的形式存在于教学研究之中了。同样,在国外,古希腊著名的“苏格拉底教学法”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倡导了辩论、反诘等教学行为方式,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中,不仅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如,要研究儿童的智慧、要耐心、有分寸的奖励和关怀;而且提出学生学习中的反复练习行为要和教师指导中的示范行为相结合。这些有关教师教学行为的论述,既是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教学行为实践存在形式的反思。20世纪中期,随着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研究者逐渐将视线聚焦在课堂上,课堂教学行为这一为人们日见不察的现象才从其它教学问题中浮现出来,成为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问题,并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行为研究和师生互动研究上。
那么,在中学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动态生成性的教学,教师如何运用自身的科学素养来解决课堂中根本不可预知的生成性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因生成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目前中学学科课堂教学研究中尚未顾及、缺乏研究,因此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牛津英汉词典》的解释,“动态”(dynamic\developments)的意思是“(事情)变化发展的情况”,就是运动的,不断变化的状态,“生成”(build\make)即“形成,产生,制造”,就是产生新的东西。“动态生成”就是在不断的变化中产生新的东西。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由华东师大叶澜教授首先提出她认为:“动态生成就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按预定的轨道行进,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到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课堂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它是指教学过程表现出适度自主和开放,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当然,动态生成的课堂也需要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教学设计,才会为动态生成的多样化、深层次提供广阔的舞台。在生成的过程中,师生双方超越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理念,积极互动,课堂中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精彩往往缘自生成!
传统教学观认为:教师是教育者,其职责是教;学生是受教育者,其任务是学。长期以来,教学重知识传授,教师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把教学看成是师教生学的单向灌输过程,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成了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使得原本是多向互动的对话过程变成单向、沉闷的“传话”过程。以往的课堂由于受教学活动的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和教师的思维与活动总是受教案的束缚,不敢越“案”半步,致使课堂教学沉闷、封闭、僵化。
而新课程理念则强调,师生之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师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语)。很显然,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师生之间建立了共生互学的关系,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经历着的一种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智慧和潜力的发挥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验探究的快乐。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心灵始终处于探索之中。他们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对话、交流中,分享着彼此的思考与经验,交流相互的情感与体验,提升着各自的认识与审美,这样的课堂充满了鲜活与灵动,透射出生命的活力。因此,要改变这种不利于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时期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引领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师生进行共同创造的过程。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显然出乎教者的意料。教者及时抓住这即发、生成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合理的、更能体现本课堂教学风格的,提高教学效率的回应,突破原先设计教案的束缚,引导学生思考、争辩,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味地追求生成的结果却使不少教师简单地、机械地解读了"生成",从而将“预设”完全摒弃,不能做出相应的、合理的回应,使课堂成一盘散沙,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也有过分强调预设的,则把生成推向绝路,使课堂陷入僵硬、困顿的状态。
问题一、教师对课堂中出现的生成内容缺乏价值判断。
表现:在运用新理念、实施新课程中,我们发现在教学中的教师虽合理、精美的预设,但对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诸多的即时生成的经验与问题、需要与体验、以及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发展落差和发展空间缺乏自觉关注,为此不能及时的回应,不能有效回应,不少教师对发生在课堂上的生成点和生成内容的潜在价值孰视无睹,对学生即发的需要与问题缺乏敏感度,致使身边许多生成的教育、教学契机得以流失。
问题二: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生成内容的回应及生成与预设的整合缺乏对策。
在以往课程教学的实施中,我们的教学活动比较偏重于教师“教”的预设部分,忽略学生“学”的生成部分,主观上造成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评价是重知识目标的达成,轻过程体验与经验的积累,轻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教师缺乏对于学生诸多生成的经验价值判断能力,缺乏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与经验积累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生成内容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的探索研究,许多教师在实施新教材、运用新理念过程中感到了困惑: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生成学习难以应对,难以将有潜在教育价值的生成内容转换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课程中生成与预设教学难以进行融合。
现代教育研究发现: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本身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因为学生本身就具备了教育价值,他们虽是教育的对象,但只有作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再加上教师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引导、促进作用,才能使教育发挥巨大功效。我们试图通过实践研究,有目的、有意识地整理、总结、概括教师预设与学生生成的关系,并寻找教师对教育契机和价值判断的规律,调整和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这将对于整个小学教育的改革具有极大的意义;开展对学生生成活动回应策略的研究,有助于帮助教师在新理念、新形势指导下建立新的教育行为,有助于提高教师对课堂生成点和生成内容的指导水平,让教师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学生生成活动的意义,把握学生生成活动的特点和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关注学生生成过程中产生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形成对学生生成活动正确的价值判断, 并予以适时适宜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生成活动回应指导的策略,进一步推进新课程中、课堂教学中生成与预设整合,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给了教师实践新课改,激活课堂教学的春风,教师又有参与新课改的愿望,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问题如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千变万化,教师相应的回应策略、回应能力急需提高、归纳与总结。正是基于这样的客观现实,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研究,意在趁新课改这股春风,摸索、发掘、整理我校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问题和教师相应的回应策略,用我们自己的实践行动投身到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最具深度和广度的新课程改革之中。
回应学生的课堂生成是一个动态的教育过程。学生的课堂生成在课堂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教师凭借较高的教育价值的判断及活动环境的创设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知识,在实施生成活动回应中,加强教师自我反省能力,注重对学生课堂生成活动的指导的反思与适度的调整,使教师的回应教育的行为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并在生成与回应中,使课堂具有无法预约的精彩。
五、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通过对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形成的几种类型、案例的概括、分析及回应策略的研究,总结,归纳出与初中阶段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成回应策略。
2、将研究出的生成、回应策略投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检验生成、回应策略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使本研究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
3、在新课改理论下,以初中阶段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探索课堂千变万化的生成及其回应的策略。
4、以本课题为载体,激发初中教师投身新课改的热情,不断提升本校教师参与新课改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5、通过初中阶段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与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开发课堂教学形式,满足学生了解现实生活的主观愿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激活初中阶段课堂教学,紧跟新课改的潮流。
六、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本课题研究遵循问题解决的研究路线,以“问题—解决”为总体研究思路。主要采用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为主,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一)观察法
教师更有效地组织和发现生成问题;教师更有效地回应和指导。采取叙述性描述记录法,用文字方式将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记录下来。
(二)行动研究法
提出问题→提升反思→改进方法→调整行为;归类行为特征、问题研讨、提出方法、实施反馈
(三)文献研究法
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筛选,吸收,结合本课题研究加以创新、发展。
(四)经验总结法
收集我校各学科教师手中已有的相关课程资料,加以整理筛选,不断总结提升,使之最终成为本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实践反思法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生成内容、问题及做出的回应不断的进行实践与反思,使之处理的更精彩,更有利与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情感的升华。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5月)
(1)确定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策略。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及计划,组内成员明确分工。
(2)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并发放调查表;
(3)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教学理论;
(4)请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指导和论证,完成课题设计方案。
2.实施阶段(2012年6月—2013年12月)
(1)进行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各个层面的研究。包括备课研究、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研究。重点进行教师的课堂提问、课堂语言、课堂评价与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提高和开发科研能力。加强集体备课和课后反思力度,提高教师有效备课能力和课堂预设能力;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分析课堂生成的有效性;制定出科学的学科评价方案,并予以实施,在探索中总结经验。
(2)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共同分享研究成果。
(3)收集具体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完成阶段研究报告。教师在课题组的指导下,总结出上阶段成果,分析不足,修正教学模式和程序,提高教师的课堂的有效教学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收益。
(4)请教研室专家指导课题研究。
3.总结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6月)
(1)收集教案、教师论文等各类研究成果,对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工作。
(2)完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及有效课堂的评价体系,形成成果,撰写结题研究报告。
(3)出刊本课题的研究论文专辑(课题成果专著)及成果展览,请上级专家进行成果鉴定。
七、预期研究成果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阶段成果 (限5项) |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
文字、图表 |
2012.9 |
教研论文整理 |
文字 |
2013.6 |
|
案例分析 |
文字 |
2013.6 |
|
课堂实录 |
视频 |
2013.9 |
|
专家座谈会 |
座谈会 |
2013.10 |
|
最终成果 (限3项) |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文字、图表 |
2014.3 |
教研论文、课堂实录 |
文字、视频 |
2014.3 |
|
案例分析 |
文字 |
2014.3 |
八、研究的条件保证
(一)、本课题组核心成员的构成分析:
1.组成人员类别:本课题组核心人员包括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三个方面,涉及到管理、研究和实践三个层次,有利于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本课题的第一主持人侯正永副校长,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鼓楼区首席教师,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本课题的第二主持人鞠峰,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鼓楼区标兵教师,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2.组成人员研究能力:所有中心成员均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校管理经验;组成人员一般具有5年以上的教育研究经历以及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水平,科研能力能得到充分保障;中心组成员都主持或参与过有关学校管理、学科教育的南京市级以上教育规划的研究工作,成果显著。
(二)、课题组的前期准备工作: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的研究一直是我们学校关注的焦点。原有课题的实践与理论探索给我们的启发。我校“十一五”期间,承担了江苏省规划课题《学科课堂教学中关键细节设计、开发及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数学教研组还于2008年承担了鼓楼区级课题《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该课题已经顺利结题,并被评为优秀。而主持人正是本课题的主持人。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课堂教学研究的资料,同时,这个课题也时常引发我们对教学行为的思考。
2011年8月,本课题组围绕课题的可行性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本校课堂教学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获取了宝贵的资料,同时,我们初步组成了研究小组,查阅文献,对国内外有关教学行为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借鉴与吸收,这些调查研究,为我们最终提出在课题研究的设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本课题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系统:即沟通协调系统,研究指导系统和实践参与系统,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带有明显的实证色彩。沟通协调系统主要是由学校管理部门的参与,这保障了本课题能在区域内有效地进行实验;研究指导系统主要由学校教科市组成,教育研究部门有丰富的教育研究资源,能有效地开展教育调查研究,有广阔的信息渠道,能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践参与系统是由各个学科组组成,本课题的最终成果是良好课堂教学行为的形成,最终落脚点是课堂教学与学校教育,因此,教师的参与是本课题的物质基础,所有参与研究的学科组分别承担相应的子课题,形成子课题组,在人员配备、资金筹措等项目上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物质条件得到充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