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山名师工作室开展散文教学专题研究

2017/11/22 16:25:1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教学课堂     发布人:张一山

2017年1118日,南京市张一山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在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举行了散文教学的专题研讨,由江苏省雨花台中学的顾淋丽老师执教了《故都的秋》,顾淋丽老师以自己游驻地周围的翠屏山所感而写的诗作为阅读情境,引出了课文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顾老师从作者“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等 层面,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又从作者为什么喜欢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入手,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心理文化的探讨,在不断的对比中,顾老师揭示了日本的审美文化——在日本,寂静为美,恬淡为美、残缺为美、死亡为美的物哀精神和追求——课堂教学层层深入,由景到情,由情到人,由人到文化,把学生引进了文本阅读的最佳境界。

在深度研课过程中,薛贵亮老师认为,顾淋丽老师的散文课,设计得真精巧啊!学生反馈说“读景就是在读人”;可见,教学影响了学生。

倪老师说,如果我来教学这篇散文,我就会带学生赏析语言的音韵。可是,我对音韵又不懂。可悲!!

朱凤庆老师认为,教材所写的不是1937年日本侵华,而是北伐混乱时候。她说,进入教材的散文,又不同于存在于散文杂志中的散文,进入教材的散文,每每承担着教材的使命和追求。有的老师,不论什么课文拿过来就是教散文的语言;有的老师拿过散文来就进行篇章结构的分析、文章层次的划分……从教材的安排和教学的使命上来看。这样的设计都有点个人主义,都有点我行我素。进入教材的散文,在教学的时候就不自由了!

许有海老师认为,好课,实际是源于自己的读书;好课,源于自己对作者的研究!这样,读一篇课文就是研究一个作者;研究一个作者呢,才能领会一片精神。他觉得这节课能读出了散文的情绪意趣,给人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

张一山老师认为,当学生从景物当中分析出了作者所概括的清静悲凉的时候,我就觉得教学的效果初步呈现了。这节课堂教学中,顾老师投影的朱熹的诗与课文无关,可以不引用。顾老师写的小诗呢,还是别致的!他认为,这节课呢,“让人深思”!张老师认为,散文教学最重要的是逻辑线索要分明,层层深入地把学生引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境界中,并对作者的思想情感审美品味与批判继承。做到这一点,那么就要选好散文教学的起点了,散文教学的起点在哪里呢?不同老师有不同的选择。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不同的教学取向。

围绕顾老师教学的深度研课,将大家引入了散文教学的思考中,大家纷纷认为,散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是两个很重要的问题,值得工作室深入的研究。

 

附件下载

相关资讯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