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英语课程建设新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实现路径

2021/11/1 9:15:45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李爱云

    新时代下,我们的英语教育如何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够融入世界?20211028日晚,我们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又一次与南京市马黎名师工作室老师们相约云端,聆听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梅德明教授《推进新时代英语课程建设新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实现路径》的主题讲座。梅教授从PISA外语评估框架、学校教育模式变革、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新时代教育指导意见、英语课改重点和难点、基本理念与实现路径,以及学习经典和教学相长等七个方面娓娓道来,为新时代背景下英语课程的发展与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

    梅教授指出,新形势下,未来学习培养的人才必须是面向全球、能够认识广阔的世界并在全球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公民,这就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者储备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百科知识。未来的教育要求需要具备全球化视角的教师,教师需要通过有效使用社交媒体,通过组织学习者参与全球性的志愿者服务和社区活动,联通全球,从而引导学习者了解世界并融入世界。

    

    梅教授强调,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评价之综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和基本依据。我国外语教育进入了以素养质量为人才培养标准的新时代,外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外语课程必须以德育为魂,以能力为重,以基础为先,以创新为上,有一套立足我国、面向世界、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计划。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和提升的外语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既是教程,更是学程。外语课程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在坚定本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积极、主动、包容、得体地与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人民交流与合作。外语教学应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统一,摒弃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观,旨在增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传播中国文化以及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梅教授说: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在新时代的课程理念背景下,外语教程建设应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空间的重构,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学科教育后应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本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英语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梅教授还指出,外语课程教学应该站在学科本质观和课程育人观的角度,改变以孤立地传授语言知识、机械地训练语言节能为主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生现行的学习方式。通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活动观,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课程评价应该关注在真实的社会情境和现实生活语境中,综合运用通过学科学习而形成和发展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外语学科的课程价值在于立德树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时代新人。

    

    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语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全球胜任力发展,英语教学与评价从育知走向育人。戴布劳格利曾指出,治学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验。新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的优势,不断充电,在思考与批判中成为学生发展的“活水”。新时代英语课程建设新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能够面对复杂的语言交际情境,能够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学习策略,主动获得文化知识,深刻理解文化内涵,在理解与交流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和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

    讲座的最后,梅教授引用了《学记》里的语录和老师们共同探讨先哲的思想可以带给今天的我们什么启示,号召大家在“育知”的同时不能忘记“育人”,在英语课堂里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时刻牢记“我们为谁培养人,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

    约翰·杜威(John Dewey)曾经说过,“如果以过去的方式教育现在的学生,那么,我们将掠夺他们的未来。”(If we educate today's students the way they were taught in the past, then we will rob them of their future.)梅教授高屋建瓴的讲座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学工作者既是英语教学发展变革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梅教授讲座中提到的清华首位AI女生华智冰,以及很多的新鲜名词,比如OECDCEFR、“四维教育”、“三大基础能力与六大核心素养”等,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教育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唯有不断努力,才能够为新时代下英语教学的明天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注:本文配图均来自梅教授讲座截图。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